台殿元虚敞,披襟更纳凉。
飙含槐柳色,气袭芰荷香。
解阜歌虞帝,清泠快楚王。
炎氛俱涤尽,夏日正堪长。
台殿元虚敞,披襟更纳凉。
飙含槐柳色,气袭芰荷香。
解阜歌虞帝,清泠快楚王。
炎氛俱涤尽,夏日正堪长。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中的一处清凉之所,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宁静与和谐。诗人卢龙云以“天界社集赋得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二首(其二)”为题,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微风、树木、荷花、以及人文活动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凉氛围。
首句“台殿元虚敞”,开篇即点出了空间的开阔与空灵,仿佛是远离尘嚣的净土。接着,“披襟更纳凉”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的清凉与舒适,仿佛身心都得到了洗涤和放松。
“飙含槐柳色,气袭芰荷香”两句,运用了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描写,槐柳的绿意与芰荷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清新宜人的画面。这里的“飙”指的是微风,它不仅带来了凉爽,也带来了自然界的芬芳气息。
“解阜歌虞帝,清泠快楚王”则进一步深化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共融。这里引用了古代的传说和故事,通过“解阜”和“清泠”的描述,既表达了对古代帝王的敬仰,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炎氛俱涤尽,夏日正堪长”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在这样的清凉之地,炎夏的酷热被一扫而空,人们得以享受一个悠长而舒适的夏日。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越日常琐碎、追求心灵宁静的美好愿景。
乌衣巷,白燕飞。双栖虽不久,生死愿同归。
雄不能鸣病垂首,以手指心代苦口。
雌亦无语泪沾巾,将心捧手许以身。
既不得孤飞比寡鹄,巢中有雏待育鞠。
又不能垂翅效慈乌,堂上反哺事翁姑。
含悲饮恨无穷已,十八红颜一旦委。
比翼鸟才二载余,未亡人只七日耳。
兰溪水,银溪流。流水不腐清且浏。
六月炎歊无改色,贞木宝树俱千秋。
广文毡不寒,开筵坐芳菊。
有酒延嘉客,满酌康成斛。
座中惟老彭,淡心对幽馥。
兴狂自咏花,不顾惊众目。
隐居彭泽陶,名士云间陆。
曲高和者寡,人醉醒则独。
吐纳含清华,糟粕不留腹。
吟秋悲草虫,寻梦忘蕉鹿。
四座且听歌,何必丝竹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