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是日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二首·其一》
《是日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草没河堤雨暗村,寺藏修竹不知门。

拾薪煮药怜僧病,扫地焚香净客魂。

农事未休侵小雪,佛灯初上报黄昏。

年来渐识幽居味,思与高人对榻论。

(0)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禅意的作品。开篇"草没河堤雨暗村,寺藏修竹不知门"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有些许迷离的景象,通过草木的茂盛与细雨的笼罩,以及寺庙被竹林所掩映,营造出一种隐逸的氛围。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归于自然的心境。

"拾薪煮药怜僧病,扫地焚香净客魂"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慈悲与清净之心。在这里,他不仅关怀身患疾病的僧人,还通过打扫地面和燃烧香料来净化来访者的精神世界。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佛法修持生活的理解和尊重。

"农事未休侵小雪,佛灯初上报黄昏"一方面展示了时序的推移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越世俗劳作与日常时间感知的心灵状态。诗人通过对农事和自然界的观察,以及寺院中佛灯的点亮,表达了对生活节奏的深刻领悟。

"年来渐识幽居味,思与高人对榻论"则是诗人的自白,他在长时间的隐居生活中逐渐品出了其中的独特风味。这里的"高人"很可能指的是那些修行高深、见解超凡的人物,诗人通过与他们的交流,获得了精神上的滋润和启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寺院生活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禅意和佛法生命态度的体验与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超脱与深邃。这不仅是一次对物理空间的描述,更是对精神世界的一种探索。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春日十二首·其八

四年多罪锁危垣,惊眼金吾春草蕃。

一点孤忠应未死,君王恰有好殊恩。

(0)

遣兴五首·其三

桎梏真知行路难,况逢九九有余寒。

忠猷总是邦家虑,死亦今朝心自安。

(0)

秋日遣怀·其一

俯仰乾坤此棘垣,忧来倚杖步西圜。

忘机云外鸢犹舞,解意墙边草欲言。

危难总皆身外事,修为但可默中存。

感时悄悄心犹切,难向他人开口论。

(0)

有怀

年来奈此远思何,春暖西台亦到么。

好景想从幽处少,穷愁偏令我心多。

半空晴色将人照,一点闲云轻自过。

幸有吾乡众豪杰,激怀日与共消磨。

(0)

与晴川饮用杜工部韵·其二

幽圜无处访清溪,幸有高人启我迷。

共坐敛襟还共起,堪东随步又堪西。

百年心事羞轮盖,一日西风陷马蹄。

寄语西台同志友,老狂依旧醉如泥。

(0)

赠姜义泉义泉未病时自谓将缘事出狱索诗以赠之过数日病二十日即死命也

十年交与后,此地复相逢。

安土心犹在,匡时志已穷。

君当耕蜀下,吾欲死圜中。

乐道捐躯处,无言迹未同。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