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似洛阳多》
《山似洛阳多》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为爱金陵秀,中原地不殊。

洛阳山最胜,天阙景还符。

匝匼层峦涌,参差列岫敷。

入郊青未了,绕郭势如趋。

东晋犹西晋,新都拟旧都。

有峰皆北向,凭水作横图。

太白方辞阙,轻舟竟入吴。

登临回忆处,嵩少梦游无?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姚鼐所作,题为《山似洛阳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洛阳山景的赞美与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

首句“为爱金陵秀,中原地不殊”,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金陵(今南京)秀丽景色的喜爱,同时也暗示了对中原大地美景的认同,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接着,“洛阳山最胜,天阙景还符”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目的地——洛阳,强调了洛阳山景的卓越与天成之美,与上文形成呼应。

“匝匼层峦涌,参差列岫敷”描绘了洛阳山峦起伏、错落有致的壮丽景象,通过“匝匼”、“涌”、“参差”、“敷”等词,生动地展现了山势的雄伟与层次感。“入郊青未了,绕郭势如趋”则进一步渲染了山色的连绵不绝,仿佛与城郭紧密相连,形成了一幅动态的山水画卷。

“东晋犹西晋,新都拟旧都”两句,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表达了对洛阳作为古代都城辉煌历史的追忆与对当前洛阳作为新都的期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文化情怀。“有峰皆北向,凭水作横图”则通过山峰的方向与水的流向,营造出一幅宏大的山水长卷,展现了洛阳山水的独特魅力。

最后,“太白方辞阙,轻舟竟入吴”引用李白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追求。“登临回忆处,嵩少梦游无?”则以问句收尾,既是对洛阳山景的深情回顾,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洛阳山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即来

先去岂长别,后来非久亲。

新坟将旧冢,相次似鱼鳞。

茂陵谁辨汉,骊山讵识秦。

千里与昨日,一种并成尘。

定知今世士,还是昔时人。

乌用取他骨,复持埋我身。

(0)

寄舒申之户曹

吉州司户官虽小,曾屈诗人杜审言。

今日宣城读书客,还趋手板傍辕门。

江山依旧岁时改,桃李欲开烟雨昏。

公退但呼红袖饮,剩传歌曲教新翻。

(0)

次韵德孺感兴二首·其二

眼前尝废忘,事往更追寻。

爱酒陶元亮,著书王仲任。

寒蒲虽有节,枯木已无心。

客至还须饮,逢欢起自斟。

(0)

题伯时画严子陵钓滩

平生久要刘文叔,不肯为渠作三公。

能令汉家重九鼎,桐江波上一丝风。

(0)

谢杨履道送银茄四首·其二

君家水茄白银色,殊胜埧里紫彭亨。

蜀人生疏不下箸,吾与北人俱眼明。

(0)

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烹三首·其一

要及新香碾一杯,不应传宝到云来。

碎身粉骨方馀味,莫厌声喧万壑雷。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