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西山紫翠生,雨馀秋色更分明。
蜃楼出雾东浮海,雉堞连云北绕城。
旧识邮亭犹问路,渐多僧寺岂知名。
十年几度登临约,不尽平生吏隐情。
日照西山紫翠生,雨馀秋色更分明。
蜃楼出雾东浮海,雉堞连云北绕城。
旧识邮亭犹问路,渐多僧寺岂知名。
十年几度登临约,不尽平生吏隐情。
此诗描绘了西山在日光照耀下的紫色与翠绿交织之景,雨后秋色更加清晰鲜明。诗人以“蜃楼出雾东浮海”之句,巧妙地将海市蜃楼的幻象融入画面之中,增添了一抹奇幻色彩。接着,“雉堞连云北绕城”则展现了城墙蜿蜒连绵,与天空相连的壮丽景象。
“旧识邮亭犹问路”,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熟悉之地的怀念与好奇,即使已知路径,仍会询问,体现出对故地的深厚情感。“渐多僧寺岂知名”,则流露出面对众多不知名的寺庙时的感慨,既有探索新奇的欣喜,也暗含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尊重。
最后,“十年几度登临约,不尽平生吏隐情”,道出了诗人多年间多次造访此地,心中涌动的是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秋崖底,云卧欲生苔。无梦到公台。
有月锄、晓带乌犍去,与烟蓑、夜钓白鱼来。
问谁能,供酒料,办诗材。君莫笑、闲忙棋得势。
也莫笑、浮湛渔得计。胸次老,雪崔嵬。
付老夫、小小鸬鹚杓,尽诸公、衮衮凤凰台。
且容侬,多种竹,剩栽梅。
风饱横江十幅蒲,秋声正有玉花鲈。
淮渜一梦雨中别,岳麓诸峰天下无。
场屋抵须新议论,书堂更做好规模。
未知雪径青灯夜,谁记临分岸岸芦。
笔峰插天碧,其下可以庐。
谁与半间云,共此一束书。
君看柴桑人,自爱松菊居。
北窗天地宽,不受世卷舒。
脱巾漉老瓦,高枕眠华胥。
日月双车毂,乾坤一蘧蒢。
是身亦安用,吾膝犹自如。
烟波健跨犊,藓石寒缗渔。
农人告春暮,山月随归锄。
尚堪抱文度,谈诗到黄初。
谨毋屈声利,望尘拜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