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扰忽半月,征衣杂市尘。
颇疑湖上客,不是城中人。
岸柳垂拂桨,山云泫湿巾。
明朝在何处,相怪堕凡身。
扰扰忽半月,征衣杂市尘。
颇疑湖上客,不是城中人。
岸柳垂拂桨,山云泫湿巾。
明朝在何处,相怪堕凡身。
这首诗《忆湖上》是宋代诗人谢翱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从繁忙的都市生活回归自然湖畔的内心感受与情感变迁。
首句“扰扰忽半月,征衣杂市尘”描绘了诗人离开城市生活已有一段时间,身上的行装与城市的尘埃交织在一起,暗示了他从喧嚣都市到宁静湖畔的转变过程。这里的“扰扰”一词生动地表现了都市生活的忙碌与纷扰。
接着,“颇疑湖上客,不是城中人”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身份的反思,似乎在问自己是否真的属于这片宁静的湖畔,还是仍旧心系着繁华的城市。这种自我质疑,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岸柳垂拂桨,山云泫湿巾”描绘了湖畔的自然景色,柳树轻拂船桨,山间云雾湿润了诗人的头巾。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由与平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明朝在何处,相怪堕凡身”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和对当前状态的感慨。他担心明天醒来时,自己是否还能保持这份宁静与自由,是否会再次被世俗所束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从都市生活到湖畔生活的心理变化,以及对自由与平静生活的渴望。
雄都镇南服,江流走其隈。
惊风鼓高浪,驾御须公才。
公船树双帜,令重御史台。
轻裘兀中坐,一鼓千艘开。
江灵戒百神,前驱步浮埃。
有陈既如云,有声复如雷。
见将不见水,颓波为之回。
周流有馀暇,独起吊古怀。
汉功陋昆明,天堑胡为哉。
巍巍皇祖业,万载恒规恢。
安危系所修,愿见封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