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南湖浪拍狂,晓烟迎日半苍凉。
帆前水草疑无路,袖底风花别有香。
绕舍初逢蚕上箔,隔村又贺麦登场。
郊原颇洽清和意,醉倚高歌似故乡。
遥望南湖浪拍狂,晓烟迎日半苍凉。
帆前水草疑无路,袖底风花别有香。
绕舍初逢蚕上箔,隔村又贺麦登场。
郊原颇洽清和意,醉倚高歌似故乡。
这首诗描绘了南旺湖畔的一幅生动景象,充满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之美。首句“遥望南湖浪拍狂”以动态的湖面开篇,展现出湖水的壮阔与活力,仿佛能感受到波浪拍打岸边的力量与节奏。接着,“晓烟迎日半苍凉”则通过晨雾与朝阳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既朦胧又充满希望的氛围,透露出诗人对新一天的期待与感慨。
“帆前水草疑无路,袖底风花别有香”两句,巧妙地将视觉与嗅觉结合,不仅描绘了船只穿梭于水草之间的情景,还通过“风花”之香,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清新与美好。这种细腻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
“绕舍初逢蚕上箔,隔村又贺麦登场”则转向了农事活动的描写,通过“蚕上箔”和“麦登场”的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忙碌与丰收的喜悦,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郊原颇洽清和意,醉倚高歌似故乡”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喜爱与归属感。在清新的郊原中,诗人仿佛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即使是在远离故乡的地方,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与亲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深刻理解。
南宫幸袭芝兰后,左辅曾交印绶来。
多病未离清洛苑,新恩已历望仙台。
关头古塞桃林静,城下长河竹箭回。
闻说随车有零雨,此时偏动子荆才。
朐山压海口,永望开禅宫。
元气远相合,太阳生其中。
豁然万里馀,独为百川雄。
白波走雷电,黑雾藏鱼龙。
变化非一状,晴明分众容。
烟开秦帝桥,隐隐横残虹。
蓬岛如在眼,羽人那可逢。
偶闻真僧言,甚与静者同。
幽意颇相惬,赏心殊未穷。
花间午时梵,云外春山钟。
谁念遽成别,自怜归所从。
他时相忆处,惆怅西南峰。
山阴好云物,此去又春风。
越鸟闻花里,曹娥想镜中。
小江潮易满,万井水皆通。
徒羡扁舟客,微官事不同。
秋风始摇落,秋水正澄鲜。
飞眺牵牛渚,激赏镂鲸川。
岸珠沦晓魄,池灰敛曙烟。
泛查分写汉,仪星别搆天。
云光波处动,日影浪中悬。
惊鸿絓蒲弋,游鲤入庄筌。
萍叶疑江上,菱花似镜前。
长林代轻幄,细草即芳筵。
文峰开翠潋,笔海控清涟。
不挹兰樽圣,空仰桂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