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原蔓草路横斜,寂莫依稀隐士家。
山槛雨霏归燕子,篱门风软落桐花。
床边珠滴春篘酒,灯下尘飞夜碾茶。
白叟不知京洛事,瓦盆竹几乐年华。
晴原蔓草路横斜,寂莫依稀隐士家。
山槛雨霏归燕子,篱门风软落桐花。
床边珠滴春篘酒,灯下尘飞夜碾茶。
白叟不知京洛事,瓦盆竹几乐年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乡村生活画卷。首联“晴原蔓草路横斜,寂莫依稀隐士家”以晴朗的原野和蔓延的青草为背景,描绘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暗示着隐逸之人的居所,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脱俗的氛围。
颔联“山槛雨霏归燕子,篱门风软落桐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和谐。山间的雨雾中归巢的燕子,轻盈地穿梭于空中,而篱笆门前,微风吹拂,桐花缓缓飘落,这些自然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体现了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循环。
颈联“床边珠滴春篘酒,灯下尘飞夜碾茶”则将视线转向室内,通过描绘主人在春日里品尝新酿的美酒,夜晚研磨茶叶的情景,展现了生活的闲适与雅趣。珠滴酒香,灯下茶烟,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生活的品质,也暗示了主人对美好事物的品味与追求。
尾联“白叟不知京洛事,瓦盆竹几乐年华”以一位白发老翁的形象收束全诗,他远离都市的喧嚣,只与瓦盆、竹几相伴,享受着简单而纯粹的田园生活。这一形象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也寄托了对远离尘世纷扰、回归自然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暮云笼湿月,杰阁敞江涛。
虹影摇层栋,樯阴泊一舠。
偶来非是客,频望岂为劳。
广派虚声阔,群峰夜气高。
游人悬榻静,归鹤掩窗号。
地即遗弓处,人皆市砚曹。
树芳偏叫狖,潮落见乘鳌。
对此空江里,馀心满布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