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四科头·其二持犯不二》
《十四科头·其二持犯不二》全文
南北朝 / 宝志   形式: 古风

丈夫运用无碍,不为戒律所制。

持犯本自无生,愚人被他禁系。

智者造作皆空,声闻触途为滞。

大士肉眼圆通,二乘天眼有翳。

空中妄执有无,不达色心无碍。

菩萨与俗同居,清净曾无染世。

愚人贪著涅盘,智者生死实际。

法性空无言说,缘起略无些子。

百岁无智小儿,小儿有智百岁。

(0)
鉴赏

此诗《十四科头(其二)持犯不二》由南北朝时期的宝志大师所作。诗中探讨了佛教中的持戒与犯戒问题,以及不同层次修行者的认知差异。

“丈夫运用无碍,不为戒律所制。”开篇即点明,真正的修行者能够自由运用佛法,不受戒律的束缚,体现了对戒律的超越。

“持犯本自无生,愚人被他禁系。”接着指出,持戒与犯戒本身并无本质区别,是修行者内心状态的反映。而愚昧之人却被这些外在的规则所束缚。

“智者造作皆空,声闻触途为滞。”智者明白一切皆空,不会被外在事物所困扰;而声闻(小乘佛教修行者)则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行动受限。

“大士肉眼圆通,二乘天眼有翳。”大士(菩萨)拥有全面通透的智慧,而二乘(小乘)修行者则可能有所局限。

“空中妄执有无,不达色心无碍。”在虚空中执着于有无之辨,未能理解色心一体,无有障碍。

“菩萨与俗同居,清净曾无染世。”菩萨与世俗共处,但能保持清净,不被世俗所污染。

“愚人贪著涅盘,智者生死实际。”愚人追求涅槃,忽视现实;智者则能正视生死,不离实际。

“法性空无言说,缘起略无些子。”法性空寂,无法以言语完全表达;缘起法则,细微且复杂。

“百岁无智小儿,小儿有智百岁。”通过对比年老无知与幼小有智,强调智慧的重要性。

整首诗深刻地揭示了佛教中关于持戒与犯戒、智者与愚者、世俗与出世等多重层面的思考,展现了宝志大师对佛法独到的理解和深邃的洞察力。

作者介绍

宝志
朝代:南北朝

猜你喜欢

次韵方蒙仲高人亭·其十

老子可林壑,诸公自烟霄。

缅怀归耕归,底用招隐招。

(0)

上鹤山作图书所扁

我本耕田夫,识字略可数。

谁令半窗灯,夺此一犁雨。

明经为青紫,无乃以书贾。

晚知事大谬,于学竟何补。

归来抱遗经,颇欲窥门户。

忍饥堪丹铅,环坐书作堵。

时或跻唐虞,身亲到邹鲁。

吾方忘吾贫,三径蓬藋拄。

独惭鹤山翁,健笔照衡宇。

赤手盘蛟蛇,今已泉下土。

连云甲第多,未必快此睹。

乃知痴书人,差胜守钱虏。

(0)

次韵黎倅

幸自青山肯见分,一蓑何不竟眠云。

鱼肥西塞尽堪钓,鹤怨北山谁勒文。

自脱唐衫寻辇路,只将周易对炉薰。

追奔蛮触非吾事,终欲茅庐老聘君。

(0)

山墅·其四

近况居然野,称呼只墅民。

有诗供课最,无债恼比邻。

性亦无嫌懒,人多不解贫。

每过田父宿,吾自认吾真。

(0)

题致堂新州坐石·其二

棱层不隔梅花岭,万里相从识两翁。

却怪牧牛亭下路,石麟咫尺卧秋风。

(0)

梦中·其二

树擎晚色柔枝碧,兔睡晴香老月寒。

自滴玉蜍秋满袖,轻云片片泊阑干。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