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碌碌随官去,仍是铿铿说教师。
黄面瞿夷金指爪,可曾嫁毕女先医?
无端碌碌随官去,仍是铿铿说教师。
黄面瞿夷金指爪,可曾嫁毕女先医?
这首诗《续怀人诗(其十一)》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通过对比官场生活与教育事业,表达了对教师职业的崇高敬意和深刻思考。
首句“无端碌碌随官去”,描绘了诗人自己在官场中忙碌奔波,没有目的性地追逐权力与地位的生活状态,流露出对这种生活的厌倦和不满。
次句“仍是铿铿说教师”,转折笔锋,强调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尊重和推崇。这里的“铿铿”形容声音响亮而坚定,暗示了教师在传授知识、启迪智慧时的影响力和重要性。
后两句“黄面瞿夷金指爪,可曾嫁毕女先医?”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教师比作具有“黄面瞿夷金指爪”的人物,即外表平凡但内心充满智慧和力量,如同拥有金手指和金爪子一般,能够引领学生走向成功。同时,这里也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女性形象,进一步强调了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最后的问句“可曾嫁毕女先医?”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教师能否像医生一样,为学生提供早期指导和预防错误的重要性,以及对教师职业独特价值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场与教育的对比,以及对教师角色的深情赞美,展现了黄遵宪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个人生活与社会价值追求的反思。
玉台山中冬酒熟,玉台氤氲闻紫菊。
香帆带雨来山家,九尺一茎纷天葩。
主人持酒向花笑,坐下无花诗不妙。
近者击壤歌二千,菊花之音如响泉。
陈村老人植菊手,玉蕊金华光照牖。
世人有眼不识真,爱菊还他晋时人。
一瓢酩酊庐山下,万乘之君不得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