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雷震阳》
《与雷震阳》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七言律诗

近午黄鹂鸣树树,深春红雨落山山。

谁开灯火书帷地,郎在丹青画幅间。

醉墨收归湘箧富,狂诗抄与郢人看。

墙隈只欠梧桐树,高翼还随老凤抟。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与雷震阳》描绘了一幅春日午后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近午黄鹂鸣树树”,以黄鹂的鸣叫点出时间接近正午,鸟儿在繁茂的树丛中欢快歌唱,给寂静的春日增添生机。次句“深春红雨落山山”则通过“红雨”形容花瓣飘落如雨,展现出春天花开满山的绚烂景象。

第三句“谁开灯火书帷地”,暗示了室内有人在读书或作画,灯火微照,营造出一种宁静的学习氛围。第四句“郎在丹青画幅间”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沉浸在艺术创作中的形象,他可能是画家,正在专注地绘制画卷。

第五、六句“醉墨收归湘箧富,狂诗抄与郢人看”,表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醉心于书法,甚至将作品视为财富,还将诗歌抄录分享给知音。最后一句“墙隈只欠梧桐树,高翼还随老凤抟”,以梧桐树和老凤飞翔的意象,寄寓了诗人期待自己能像凤凰一样展翅高飞,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的艺术追求,以及对自我提升的渴望。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望蓬莱

长真子,日计旋寻求。

随分随缘消旧业,闲愁闲闷一时休。明月照山头。

常澄湛,无证亦无修。

自在不居因果界,逍遥颖脱出沉流。功满到瀛洲。

(0)

恣逍遥

自慕贫闲,来来懒惰。憨憨地、并无灾祸。

残羹冷饭,全无烟火。吃一碗、肚暖则个。

他是他非,于予可可。眼前事、近来识破。

腾腾兀兀,随缘且过。恣逍遥、住行坐卧。

(0)

太常引

□□山色共承宣。君秩满、我迟延。几度醉花前。

曾怪杀、春山杜鹃。

菱花再照,鸾胶再续,应笑雪盈颠。深夜语婵娟。

也曾是、都门少年。

(0)

木兰花慢.桃源

爱山中日月,春渐去,又还来。

望水绕人家,云生窗户,岫转峰回。

层层绛桃千树,似丹霞、散绮映楼台。

世上从教桑海,人间自有蓬莱。渔郎未必是仙才。

偶尔到天台。喜相问相邀,山中殽簌,树里尊罍。

何便寻归路,是风波险处未心灰。

要似秦民深隐,桃花只好移栽。

(0)

摸鱼儿

裹空蒙、冻云如墨,匆匆人在南浦。

灞桥蹇步驮愁去,递与快帆轻橹。堪恨处。

正短烛烧残,未刻西窗句。荒林断莽。

便闲了门前,近人鸥鸟,此意向谁语。

行藏事,尽道日天也悟。流萍忽散还聚。

玉缸春涨葡萄绿,准拟千觞飞羽。君听取。

怕越客灯宵,留滞吴箫鼓。江村夜午。

来共倚寒梅,吹香弄影,璧月照琪树。

(0)

鹊桥仙

来时如觉,去时如梦。别我无情相送。

临行嘱咐没多言,但莫把、人情戏弄。真师宜奉。

仙场选中。乘取彩鸾金凤。

向蓬莱高会醉蟠桃,也胜似、人间打哄。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