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木兰花慢.桃源》
《木兰花慢.桃源》全文
元 / 梁寅   形式: 词  词牌: 木兰花慢   押[灰]韵

爱山中日月,春渐去,又还来。

望水绕人家,云生窗户,岫转峰回。

层层绛桃千树,似丹霞、散绮映楼台。

世上从教桑海,人间自有蓬莱。渔郎未必是仙才。

偶尔到天台。喜相问相邀,山中殽簌,树里尊罍。

何便寻归路,是风波险处未心灰。

要似秦民深隐,桃花只好移栽。

(0)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的《木兰花慢·桃源》是梁寅所作,描绘了作者对山中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喜爱。诗人以“爱山中日月”起笔,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深深热爱,春去春回的季节更替,象征着生活的循环与永恒。接着,他描绘了山水人家的宁静画面,云雾缭绕,山峦起伏,桃花盛开,如同丹霞般绚丽,映照着远处的楼台,营造出世外桃源般的意境。

诗人认为,尽管世间沧桑变化,人间仍有如蓬莱仙境般的宁静之地。他对渔夫的生活表示羡慕,认为他们并非一定是仙人才能享受这样的生活,而是因为偶然的机会来到这如天台般的隐居之处。在这里,人们相互问候邀请,共享山肴野蔌,畅饮美酒,生活简单而自在。

然而,诗人并未完全沉醉于这种隐逸生活,他意识到归路并非易寻,且风波险阻,内心并未完全放弃尘世的想法。他以秦民深藏不露的隐者自比,暗示自己也想寻找这样避世的桃花源,但又不愿轻易放弃现实中的责任或抱负,只是希望能在心中保留一份桃花源的诗意与理想。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矛盾心态,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反思。

作者介绍
梁寅

梁寅
朝代:元   字:孟敬   籍贯: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   生辰:1303——1389

梁寅(1303——1389),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猜你喜欢

答赋永丰宰黄岩老投赠五言古句

吾友萧东夫,今日陈后山。

道肥诗弥瘦,世忙渠自闲。

不见逾星终,每思即凄然。

邻邑黄永丰,与渠中表间。

黄语似萧语,已透最上关。

道黄不是萧,萧乃堕我前。

佳句鬼所泣,盛名天甚悭。

诗人只言黠,犯之取饥寒。

端能不惧者,放君据诗坛。

(0)

晨炊白升山

千峰为我旋生妍,我为千峰一洒然。

云掠石崖啼鸟树,雨添山涧落花泉。

心知僮仆多饥色,目断茅檐半穗烟。

只道晨炊食无肉,竹根斤笋两三钱。

(0)

晚照

闲对斜阳数隙尘,何曾万事一关身。

汤瓶得火自相语,酒盏为人先作春。

(0)

峡中得风挂帆

楼船上水不寸步,两山惨惨愁将暮。

一声霹雳天欲雨,隔江草树忽起舞。

风从海南天外来,怒吹峡山山倒开。

百夫绝叫椎大鼓,一夫飞上千尺桅。

布帆挂了却袖手,坐看水上鹅毛走。

(0)

岸柳

柳梢拂入溪云阴,柳根插入溪水深。

祗今立岸一弊帚,归时弄日千黄金。

人生荣谢亦如此,谢何足怨荣何喜。

秋霜春雨自四时,老夫问柳柳不知。

(0)

风雨

残风剩雨故欺人,垂箔关窗护病身。

自拾荷花揩面汗,新将笋箨制头巾。

梅天笔墨都生醭,棐几文书懒拂尘。

帽子一峰青可掇,隔墙不敢略开门。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