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礼部郎中况伯律赴苏州》
《送礼部郎中况伯律赴苏州》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南宫进秩久为郎,又睹分符出帝乡。

周室自来推牧伯,汉廷今喜得循良。

花明紫绶承恩露,日射绯袍染御香。

此去吴中待苏息,好敷善政继甘棠。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的《送礼部郎中况伯律赴苏州》。诗中描绘了况伯律即将离开京城,前往苏州任职的情景。首句“南宫进秩久为郎”,点明了况伯律在南宫长期担任官职的身份。接着,“又睹分符出帝乡”一句,形象地描述了他即将离京赴任的情景,分符象征着官职的授予和权力的象征。

“周室自来推牧伯,汉廷今喜得循良”两句,运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况伯律才能的肯定与期待。周室自古以来推崇地方长官(牧伯),而汉廷现在也因得到一位循良之臣而感到喜悦。这不仅赞扬了况伯律的德行和能力,也暗示了他对地方治理的贡献将会如同古代的贤臣一样受到重视。

“花明紫绶承恩露,日射绯袍染御香”两句,通过描绘况伯律身着官服,接受皇帝恩泽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他作为朝廷重臣的荣耀与尊贵。紫绶代表官阶,花明则暗示着春天的美好景象,象征着况伯律将带着美好的愿景和皇帝的恩赐前往苏州。绯袍则是官员的服饰,日射和御香则强调了皇帝的光辉与恩宠。

最后,“此去吴中待苏息,好敷善政继甘棠”两句,表达了对况伯律在苏州施政的期待。吴中指的是苏州地区,苏息意味着休养生息,希望况伯律能够继续发扬善政,如同古代的甘棠树一样,为当地百姓带来福祉。整首诗既是对况伯律个人才能的赞美,也是对他即将开始的新职务寄予厚望,充满了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和谐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题烈妇张沈氏殉节事古体九解·其八

生同衾,死同穴。

青冢巢鸳鸯,飞鸣自成匹,谓予不信如皦日。

(0)

赏雪

晃朗长江北,天地都无色。

扁舟撑短篷,一鸟归飞亟。

遮莫冻凌兢,如人酒量增。

鳌山不是照,天地一明灯。

(0)

和吕居仁宿盘溪

君诗如芝兰,君操如松竹。

宁当食舍鱼,坐待熊蹯熟。

申商掩仁义,已作高阁束。

长吟失憔悴,短缀谢烦促。

自然四壁空,惟有三冬足。

我怀嵩少游,已办巾一幅。

愿言山中友,先登惟子独。

须烦悬河辩,令我千兔秃。

归来诗满囊,大胜富润屋。

穷通有定分,凫胫悲所续。

一醉盘溪堂,自取君诗读。

(0)

云庵和尚生日烧香偈

妄见往来颠倒性,智入三际刹那定。

即此名言是污染,知为污染心清净。

此知不属缘非缘,一丝不挂鱼脱渊。

梦幻死生藏不得,永夜清宵常现前。

(0)

冬夜诗

不觉岁将尽,已复入长安。

月影含冰冻,风声凄夜寒。

江海波涛壮,崤潼坂险难。

无因寄飞翼,徒欲动和銮。

(0)

咒辞

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

妇人之言,慎不可听。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