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丝残雪影,况复在尘埃。
暮色随钟尽,年光逐水来。
邻逋灯下索,乡梦戍边回。
明日听春雨,渡江登越台。
鬓丝残雪影,况复在尘埃。
暮色随钟尽,年光逐水来。
邻逋灯下索,乡梦戍边回。
明日听春雨,渡江登越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除夕之夜的复杂心情与对未来的憧憬。首联“鬓丝残雪影,况复在尘埃”以形象的比喻,将自己年华老去、身处世间的无奈与孤独表现得淋漓尽致。颔联“暮色随钟尽,年光逐水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迁,暗示时光流逝之快,表达了对岁月不待人的感慨。颈联“邻逋灯下索,乡梦戍边回”描绘了诗人与远方友人共度佳节的情景,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同时“戍边回”也暗含着对战乱的忧虑。尾联“明日听春雨,渡江登越台”则寄托了诗人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待,以及对远方景色的向往,充满了对未来希望的憧憬。
整体而言,此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有对家国天下的关怀,展现了宋代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樱桃过了,又芭蕉新展。团扇风前众香满。
自秋帆雨送,锦字云稀,烟外柳、和梦和愁都绾。
鸾笺封半箧,彩笔蝉嫣,出袖当年喜初见。
一片楚骚心,怨绿啼红,只无柰、湘皋人远。
又屈指西风燕归时,忍重问,桥东木犀庭院。
酒不袪愁,书偏引睡,且携胜友,青鞋布袜寻山去。
轻盈远水,淡冶晴峰,风流宛似,晚唐诗句。
扑蝶光阴,听莺心事,那忍相孤负。
看纷纷,斜阳里,一片饧箫社鼓。徐步。
松边柳下,香丝丽玉,翠羽娇霞,乳燕翻风,新花点树。
更爱、石势象狮腾踏,野色烟云吞吐。
兴到将阑,苍然幽翠,渐近招提路。
入门坐,觉山情一变,忽如太古。
正薰风、蒸榴染艾,用心妆点佳节。
何来小朵搀先放,袅娜轻盈无骨。姿韵别。
是绡泪粘花,裙绿皴成叶。助人凄切。
只似笑如颦,尽堪肠断,那待九秋月。
娇一捻,粉晕嫩红双靥。檀心点点香洁。
生世不谐邻瘴地,薄命果然同妾。真误绝。
怎不赴东君,江左莺花牒。只愁抛撇。
到苗女钗头,蛮娘鬓畔,幽恨共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