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坐碧玉楼·其二》
《秋坐碧玉楼·其二》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五言律诗

山中犹远志,小草已人间。

不是无经济,谁能断往还。

江鱼肥入馔,霜橘绿堆盘。

问我心何住,红藤拄杖端。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秋坐碧玉楼(其二)》,是明代文人陈献章所作。诗中以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山中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

首句“山中犹远志”描绘了山中的宁静与深远,暗示诗人的心境追求远离尘世的高洁。次句“小草已人间”则对比出山中与人间的不同,小草虽微,却已在人间繁茂生长,暗指世事变迁。

“不是无经济”一句,诗人自谦并非无治世之才,但选择了在山林中过着简朴的生活,体现了他的超脱与淡泊。“谁能断往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割舍,不愿轻易往返于仕途与隐居之间。

后两句“江鱼肥入馔,霜橘绿堆盘”描绘了山中生活的简单而富足,鱼肥橘绿,生活自给自足,流露出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满足感。

最后,“问我心何住,红藤拄杖端”以问句收束,表达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即使身处山野,心却如红藤杖一般坚韧,寓言般地展示了他内心的归宿和对生活的执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隐士情怀。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巫山一段云·六六真游洞

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
九班麟稳破非烟。
何处按云轩。
昨夜麻姑陪宴。
又话蓬莱清浅。
几回山脚弄云涛。
彷佛见金鳌。

(0)

剔银灯·何事春工用意

何事春工用意。
绣画出、万红千翠。
艳杏夭桃,垂杨芳草,各斗雨膏烟腻。
如斯佳致。
早晚是、读书天气。
渐渐园林明媚。
便好安排欢计。
论槛买花,盈车载酒,百琲千金邀妓。
何妨沈醉。
有人伴、日高春睡。

(0)

看花回·屈指劳生百岁期

屈指劳生百岁期。
荣瘁相随。
利牵名惹逡巡过,奈两轮、玉走金飞。
红颜成白发,极品何为。
尘事常多雅会稀。
忍不开眉。
画堂歌管深深处,难忘酒盏花枝。
醉乡风景好,携手同归。

(0)

看花回·玉墄金阶舞舜干

玉墄金阶舞舜干。
朝野多欢。
九衢三市风光丽,正万家、急管繁弦。
凤楼临绮陌,嘉气非烟。
雅俗熙熙物态妍。
忍负芳年。
笑筵歌席连昏昼,任旗亭、斗酒十千。
赏心何处好,惟有尊前。

(0)

红窗听·如削肌肤红玉莹

如削肌肤红玉莹。
举措有、许多端正。
二年三岁同鸳寝。
表温柔心性。
别后无非良夜永。
如何向、名牵利役,归期未定。
算伊心里,却冤成薄幸。

(0)

离别难·花谢水流倏忽

花谢水流倏忽,嗟年少光阴。
有天然、蕙质兰心。
美韶容、何啻值千金。
便因甚、翠弱红衰,缠绵香体,都不胜任。
算神仙、五色灵丹无验,中路委瓶簪。
人悄悄,夜沉沉。
闭香闺、永弃鸳衾。
想娇魂媚魄非远,纵洪都方士也难寻。
最苦是、好景良天,尊前歌笑,空想遗音。
望断处,杳杳巫峰十二,千古暮云深。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