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咏庭树》
《秋日咏庭树》全文
宋 / 宋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庭树报秋归,萧然芳意衰。

露危阴处叶,风劲暝前枝。

嘒嘒蝉嘶早,梢梢鹊定迟。

江潭正摇落,司马不无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yǒngtíngshù
sòng / sòng

tíngshùbàoqiūguīxiāoránfāngshuāi

wēiyīnchùfēngjìnmíngqiánzhī

huìhuìchánzǎoshāoshāoquèdìngchí

jiāngtánzhèngyáoluòbēi

注释
庭树:庭院中的树木。
报秋归:报告秋天的到来。
萧然:凄清的样子。
芳意衰:花香减弱。
露危:露水凝聚在危险的地方(阴暗处)。
阴处叶:阴暗处的叶子。
风劲:强劲的风。
暝前枝:傍晚时分的树枝。
嘒嘒:形容蝉鸣声微弱。
蝉嘶:蝉鸣。
早:清晨。
梢梢:渐渐地。
鹊定迟:喜鹊停留时间长。
江潭:江边。
摇落:凋零。
司马:这里指诗人自己,借司马身份表达情感。
不无悲:内心充满悲伤。
翻译
庭院树木报告着秋天的到来,显得凄清,花香也渐渐消散。
露水在阴暗处凝结,晚风吹过,树枝摇曳不止。
清晨的蝉声稀疏,喜鹊在枝头停留的时间也显得漫长。
江边的景色凋零,此刻的司马心中充满哀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通过对庭院中树木的观察来表达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庭树报秋归"一句直接点出了季节的变换和树木随之而来的变化,"萧然芳意衰"则透露出树木繁盛不再、花香凋零的景象。

接着,诗人细致地描写了自然界的动态:"露危阴处叶"表达了露珠在叶尖摇摇欲坠的紧张感受,而"风劲暝前枝"则是对秋风吹拂树枝时声势浩大的生动刻画。

接下来的两句"嘒嘒蝉嘶早,梢梢鹊定迟"捕捉到了早晨昆虫的鸣叫和鸟儿栖息在枝头不愿离去的情形,表现了生命对于存在的执着与哀愁。

最后两句"江潭正摇落,司马不无悲"则将庭院之景扩展至更广阔的自然景观,同时借古人司马相如对美好事物的留恋来表达诗人对于秋天美丽而又易逝去的哀愁。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触和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

作者介绍
宋祁

宋祁
朝代:宋   字:子京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生辰:998~1061

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高祖父宋绅徙居开封府雍丘县,遂为雍丘(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北宋官员,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司空宋庠之弟,宋祁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范镇为其撰神道碑。天圣二年进士,宋祁初任复州军事推官,经皇帝召试,授直史馆。
猜你喜欢

用前韵示同参

谈玄说妙隔千岑,过取诸方荆棘林。

三界有谁教学道,十方无法谩求心。

老胡生下家先破,达磨西来病转深。

却问谁知第一句,恒沙诸佛未知音。

(0)

次韵米元章壮观

晓色村村澹,春风树树秾。

八窗中夜月,千里隔江峰。

酒道穷通乐,诗原左右逢。

客来应下榻,石铫煮长松。

(0)

赋刘仲高高斋诗

先生言语妙天下,向来太学传芬芳。

当时品目入前辈,后生籍籍窥馀光。

立谈一见便相可,交无新旧合则章。

别来几何岁月忙,我已三变变沧浪。

子才如许犹绿裳,宜参公卿升庙堂,何为高斋尚翱翔。

悬知公意非自高,自高自圣渠作狂。

泰山北斗不自赞,琼株玉树绝否臧。

用则伊周冠百王,直道而行气益昌。

不用两龚或退藏,直道而去括智囊。

用与不用俱徜徉,使妇无裈非吉祥。

世人言高不著本,但欲困苦邻饥尪。

不知舒卷重在我,尊为帝师初未妨。

先生年来力学道,等观穷达如炎凉。

屈伸有命不足论,要保胸中百鍊刚。

(0)

八百石洞

八百遗踪石室存,神仙杳邈事难论。

云浮绝顶人常见,龙起深潭昼亦昏。

信有林泉閒日月,好将名利付乾坤。

他年栖隐山畴下,咫尺烟萝再可扪。

(0)

题刘资仁韩干饮马图

韩干所画天闲图,县官日给三品刍。

不嘶不鸣肥如凫,时时步作康庄衢。

饮之曲江戏短芜,沙软风轻乐于于。

岂知渥洼真龙驹,垂头戢耳困盐车。

圉人太仆反歔歈,瘦骨硉矹甘为驽。

不须骧首顾长途,局促骥足何时无。

(0)

登文殊台

壮哉文殊台,俯瞰落星湾。

双剑倚天外,一柱切云端。

未穷黄石岩,但逢赤眼禅。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