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遗踪石室存,神仙杳邈事难论。
云浮绝顶人常见,龙起深潭昼亦昏。
信有林泉閒日月,好将名利付乾坤。
他年栖隐山畴下,咫尺烟萝再可扪。
八百遗踪石室存,神仙杳邈事难论。
云浮绝顶人常见,龙起深潭昼亦昏。
信有林泉閒日月,好将名利付乾坤。
他年栖隐山畴下,咫尺烟萝再可扪。
这首宋朝诗人胡僧孺的《八百石洞》描绘了一处神秘幽静的自然景观。诗中通过“八百遗踪石室存”开篇,暗示了此地历史的悠久与遗迹的丰富,引人遐想。接着,“神仙杳邈事难论”一句,既表达了对古代传说中仙人生活的向往,也暗含了对现实世界中无法验证的神秘事物的敬畏。
“云浮绝顶人常见,龙起深潭昼亦昏”两句,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石洞周围环境的壮丽与神秘。云雾缭绕的山顶,即使在白天也能见到,而深潭中的龙起舞,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奇幻色彩。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寓意着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信有林泉閒日月,好将名利付乾坤”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在自然的怀抱中,时间仿佛变得悠长,名利的追逐显得微不足道,诗人愿意将这一切交付给天地,寻求心灵的解脱与自由。
最后,“他年栖隐山畴下,咫尺烟萝再可扪”预示了诗人未来的理想生活状态——隐居山林,与自然为伴,再次触摸那轻柔的烟雾和青葱的藤蔓。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八百石洞这一特定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王郎昔与梁生居,辽左烽烟谈笑馀。
梁生作书遥与我,此中乃有王郎人不如。
自从辽事溃败罪督死,王郎徒步归乡里。
我从燕市遇梁生,不语泪下如流水。
王郎高才举于乡,声名鹊起羽翼长。
十年而今得一见,典衣奏伎同飞觞。
酒酣相看意复恶,为君起舞还命酌。
督师失守有恒罪,是逆非逆果何若。
此事君应解其故,试望胡沙迷海雾。
君来仍主督师家,何以报之前途赊。
去逢梁生为问信,岁荒久客安归耶。
他人小恩勿烦受,无乃空作祢衡挝。
秋空作影波如剪,碧沁遥山深逾浅。
镜魄风吹晓月弦,谁为弹鸣冷光偃。
袅袅寒江小女儿,玉毫香字写唇脂。
工书早博夫人誉,得句嫌称幼妇词。
谁为莺燕谁蜂蝶,相对赠诗还惜别。
恨不携将鹦鹉飞,教向帘间难七发。
寂寞霜枫泪薜墙,写叶能销水力香。
惟有诗篇长绣面,传得新题到沈郎。
自我鸡坛盟,因君为矩彟。
十载蓬累间,文义资然诺。
韬藏轮囷奇,不肯居篱落。
叱驭奋天衢,六辔驱皇驳。
经术待中兴,轸念先民瘼。
岩邑赖拮据,炎洲暂荒度。
火山剑始硎,冰井缨斯濯。
爰书鸟迹中,琴曲庭花落。
吏循兼似隐,仕道优而学。
缅怀清静理,勋业归麟阁。
闽艚如山压云澨,海金新铸东南尉。
峤隅一夜蟹稻空,输向沧波淼无际。
待哺百万惜断烟,泣尽釜珠与然桂。
鹄形蜂目馋少年,忍死生惊伯有厉。
充衢语难践妖言,四月穗城当昼闭。
巡方使者久淹留,猿鹤已化沙虫愁。
短垣先隃二千石,下堂更见搂诸侯。
沸腾飙戾如水火,有司安得承干掫。
灼熏不异毡裘长,毁裂翻为冠冕羞。
谁信蕴隆苏解泽,旬宣能慰杞人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