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儿红,北人来作主人翁;
塔儿白,南人是主北为客。
塔儿红,北人来作主人翁;
塔儿白,南人是主北为客。
这首元初童谣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当时社会中民族身份与权力地位的微妙变化。通过“塔儿红”和“塔儿白”的比喻,巧妙地将北方人和南方人的角色进行了互换,展现了元朝建立后,蒙古族统治者对汉族地区的影响以及不同民族间权力关系的动态调整。
“塔儿红”象征着权力或主导地位,当“塔儿”变为红色时,北方人成为了主人翁,意味着在特定情境下,北方民族或北方地区在政治、文化等方面占据了优势地位。而“塔儿白”则代表了相反的情况,南方人成为主,北方人则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这反映了民族间的权力流动和地域间的权力格局变化。
这首童谣不仅反映了元朝时期多民族融合与冲突并存的社会现实,也体现了民间对于权力更迭的敏感观察和朴素理解。通过简单的色彩变化,传达出复杂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动态,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寓言式的智慧和幽默感。
澹烟横,层雾敛。胜概分雄占。月下鸣榔,风急怒涛飐。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正霜鬓、秋风尘染。
漫登览。极目万里沙场,事业频看剑。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倚楼谁弄新声,重城正掩。历历数、西州更点。
晓阴翳日,正雾霭烟横,远迷平楚。暗黄万缕。
听鸣禽按曲,小腰欲舞。细绕回堤,驻马河桥避雨。
信流去。想一叶怨题,今在何处。春事能几许。
任占地持杯,扫花寻路。泪珠溅俎。
叹将愁度日,病伤幽素。恨入金徽,见说文君更苦。
黯凝伫。掩重关、遍城钟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