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灯明,琐窗人去,眼前事事凄清。
曾记前宵,联床细诉离情。那堪吟到伤心句。
泪模糊、惨绝临行。料如今,冷雨酸风,两地愁生。
沉沉玉漏更深矣,听凄声何处,云雁哀鸣。
欲讳情痴,人前强忍啼声。
明知憔悴原同调,转愁伊、比我飘零。
劝知心,努力加餐,好记丁宁。
小阁灯明,琐窗人去,眼前事事凄清。
曾记前宵,联床细诉离情。那堪吟到伤心句。
泪模糊、惨绝临行。料如今,冷雨酸风,两地愁生。
沉沉玉漏更深矣,听凄声何处,云雁哀鸣。
欲讳情痴,人前强忍啼声。
明知憔悴原同调,转愁伊、比我飘零。
劝知心,努力加餐,好记丁宁。
这首《高阳台》是清代曹景芝所作,表达了一位女子在挚友离去后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词中运用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深沉的离别之痛。
“小阁灯明,琐窗人去”,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灯火照亮了空荡的小阁,而人已离去,留下的是无尽的寂静与凄清。“曾记前宵,联床细诉离情”,回忆起往日相聚的温馨时刻,两人共床细语,分享彼此的离愁别绪,那份情感的深厚与真挚跃然纸上。“那堪吟到伤心句,泪模糊、惨绝临行”,即使是在分别之际,也难掩内心的伤感,泪水模糊了视线,离别的痛苦达到了极致。“料如今,冷雨酸风,两地愁生”,想象着好友身处异地,面对着冷雨酸风,两地相隔,愁绪蔓延。“沉沉玉漏更深矣,听凄声何处,云雁哀鸣”,深夜里,时间仿佛凝固,只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哀鸣,是云间的雁群在为离别哀悼。“欲讳情痴,人前强忍啼声”,即便内心满是痴情,也要在人前掩饰,强忍着泪水不流。“明知憔悴原同调,转愁伊、比我飘零”,深知自己与好友都因离别而憔悴,但更担心对方独自漂泊的辛酸。“劝知心,努力加餐,好记丁宁”,最后以一句温馨的叮咛结束,希望好友保重身体,记住彼此的关怀与嘱咐。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后的思念与哀愁,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远方好友的深切关怀。
法官道家流,修奉有年所。
灵验感人多,时贤赠诗句。
一日来访予,三揖进宾庑。
函袖出异书,雷文加释注。
涤手遍披阅,因果皆有据。
纷纷秦汉后,死者略可睹。
权量巧心计,悖道忘君父。
贪淫蔑仁义,往往涴斤斧。
质经吾圣人,有理无其故。
迨乎震夷伯,隐慝才显露。
嗟乎三代前,朴实犹近古。
后者业虽炽,日甚造罪苦。
不然子之书,何乃遽有许。
自居田野间,兹事闻亦屡。
又知今视昔,已复不胜数。
蠢彼无知辈,徒诵孝悌语。
人貌犬彘心,埋头入秽污。
俯仰多厚颜,劬劳忍深负。
目前恣为乐,遑恤盈墨簿。
愿子持此书,镵石置通衢。
比屋得大诫,毋致烦天诛。
下愚终不移,自取任从渠。
有能用斯言,仙籍登不诬。
脱或秘弗示,与道终悬殊。
述此赠行色,子其信否乎。
《赠上官法师》【宋·李吕】法官道家流,修奉有年所。灵验感人多,时贤赠诗句。一日来访予,三揖进宾庑。函袖出异书,雷文加释注。涤手遍披阅,因果皆有据。纷纷秦汉后,死者略可睹。权量巧心计,悖道忘君父。贪淫蔑仁义,往往涴斤斧。质经吾圣人,有理无其故。迨乎震夷伯,隐慝才显露。嗟乎三代前,朴实犹近古。后者业虽炽,日甚造罪苦。不然子之书,何乃遽有许。自居田野间,兹事闻亦屡。又知今视昔,已复不胜数。蠢彼无知辈,徒诵孝悌语。人貌犬彘心,埋头入秽污。俯仰多厚颜,劬劳忍深负。目前恣为乐,遑恤盈墨簿。愿子持此书,镵石置通衢。比屋得大诫,毋致烦天诛。下愚终不移,自取任从渠。有能用斯言,仙籍登不诬。脱或秘弗示,与道终悬殊。述此赠行色,子其信否乎。
https://shici.929r.com/shici/k9xkWHn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