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李相园亭·其一》
《和李相园亭·其一》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轩户新成紫翠边,花光竹色借厨烟。

诗人莫浪誇盘谷,画手无工貌辋川。

何必吾庐在丘壑,要令是处有林泉。

此心正恐无人会,把酒南山一笛前。

(0)
翻译
新建成的轩户紧邻紫色翠绿的山边,花光和竹色映照在炊烟中相互交融。
诗人啊,不要随意夸大盘谷的美景,画家也无法描绘出辋川的神韵。
我的居所无需非要在深山幽谷,只要有清泉林木就足够了。
我内心深处的宁静唯恐无人理解,只想在南山举杯吹笛,独自享受这份静谧。
注释
轩户:房屋。
新成:新建完成。
紫翠边:紫色翠绿的山边。
盘谷:指隐居的佳境。
辋川:唐代名胜,以山水之美著称。
丘壑:山丘沟壑,指偏远的自然环境。
林泉:树林和泉水,象征自然与宁静。
此心:我的心情。
无人会:无人能理解。
南山:指南方的山,这里可能泛指风景优美的地方。
一笛:一支笛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景。开篇"轩户新成紫翠边,花光竹色借厨烟"两句,通过对轩辕之间新建房屋和紫色的花朵映照在竹叶上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同时,这也隐含着诗人对于生活环境的精心挑选和美好向往。

接下来的"诗人莫浪誇盘谷,画手无工貌辋川"两句,则是对诗人和画家创作态度的描绘。诗人不应随意夸赞自然,而画家的笔触也应该自然而不做作,这表明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高标准和追求。

中间的"何必吾庐在丘壑, 要令是处有林泉"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居住环境的理想选择,不必一定是在山谷之间,只要能够找到有林木和清泉的地方,就能构建一个理想的生活空间。

最后的"此心正恐无人会, 把酒南山一笛前"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虽然周围美丽的自然风光给予以慰藉,但他还是担忧自己的情怀和理想是否有人能够理解。在这种复杂的情绪中,诗人选择了举杯饮酒,在南山之下吹奏一曲笛子,以此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心境。诗人在美好的环境中寻找心灵的慰藉,但也表现出一种深层次的人文关怀,那就是寻找能够理解自己灵魂的人。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次韵安止春词十首·其六

草色葱苍遍冢丘,花枝红白倚城头。

凭谁唤取王摩诘,画出伤春一段愁。

(0)

轮石

轮石如车轮,削立万丈壁。

湍流走其根,倒影翠雾滴。

天公不推去,此意人莫识。

虽无载挽功,免有圆转迹。

隔江欲登临,赁舟终不得。

既乏官长威,人事轻远客。

胡为秀绝姿,往往在幽僻。

童仆惊日晚,策马苦相逼。

哀哉携妻子,未暇往栖息。

沉吟复回首,舍旃欲何适。

(0)

和耿天骘见寄二首·其二

猛风卷长江,惊湍势莫禦。

虬龙元喷薄,阴怪岂无主。

扁舟未能往,何以慰心腑。

想君东城居,林花烂溪浒。

浊醪初酦醅,豚鲚又新取。

论诗予素降,泛爱君独与。

一闻韶濩奏,卷舌欲无语。

却瞻项籍祠,绘画安足数。

怅然歌虞兮,炎汉已得楚。

(0)

题中阁

中阁犹追旧寺名,淩虚阑槛拂云平。

烟迷勾漏烧丹灶,雨杂尚书旧履声。

泉水几年明鉴曲,圳田一日布□枰。

却收谢客寻山屐,且共禅师语此生。

(0)

凌晨马上得惠诗再次元韵·其三

自今酬唱不宜稀,所恨诗盟结已迟。

两阵辞锋谩交战,一坛将钺敢争持。

宦途何愧为难进,老境宁当效逆施。

相遇相期情谊远,莫临觞咏数瓜期。

(0)

想庐山三首·其三

走遍江南二十州,庐山未到谩悠悠。

故知尘事相邀阻,唯想他年取次游。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