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章宫阙郁岧峣,露掌脩茎倚泬寥。
平乐馆中观角抵,单于台上慑天骄。
蓬莱望气沧波阔,太一祈年紫府遥。
西母不来东朔去,茂陵松柏冷萧萧。
建章宫阙郁岧峣,露掌脩茎倚泬寥。
平乐馆中观角抵,单于台上慑天骄。
蓬莱望气沧波阔,太一祈年紫府遥。
西母不来东朔去,茂陵松柏冷萧萧。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宏伟壮丽的宫殿景象,充满了神话色彩和超自然元素。诗人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精心选择的词汇,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神秘的氛围。
"建章宫阙郁岧峣"一句开篇,便以宏大的建筑群落为背景,设定了一个高远不可攀越的空间。"露掌脩茎倚泬寥"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增添了一份仙境般的宁静与和谐。
"平乐馆中观角抵"一句引入了人文活动,但仍旧是从宏大的建筑结构去观察,这种视角使得诗中的场景更加辽阔。"单于台上慑天骄"则透露出诗人对高处的向往和对广阔天地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的"蓬莱望气沧波阔,太一祈年紫府遥"两句,直接将视野拉到神话中的仙岛——蓬莱与宇宙的最高统治者太一之间的联系,更增添了超自然和宗教信仰的色彩。这里的"沧波阔"形容的是广阔无边的海洋,而"紫府遥"则是对神圣宫殿的描绘,体现出诗人对于仙境与神界深深的向往。
最后两句"西母不来东朔去,茂陵松柏冷萧萧"则引入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衰败。"西母"可能是指道教中的女神,而"不来"则表达了一种永远等待而不得的孤独感。"东朔去"暗示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而"茂陵松柏冷萧萧"则描绘了一个荒凉的古墓景象,传递出一种历史的沉重和自然界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宏大建筑、神话世界以及自然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美学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永恒与死亡的深刻思考。
高诵招魂招屈平,只应沉恨隔浮萍。
著骚直以尸为谏,亡楚如何醉不醒。
像虎空悬青艾束,辟兵难望綵丝灵。
凭君一激沅湘水,净洗中原血铠腥。
耆旧半凋落,在者如晨星。
与翁别豫章,十见草木青。
人生几堪别,梦寐生羽翎。
迢迢玉溪波,近昨尝再经。
携家事多难,所至那得停。
山中空望来,日夕不掩扃。
岂独负兹约,尺书亦沈冥。
逢人问消息,但喜言康宁。
堕来两卷什,一以慰飘零。
感此故意弘,不我迹以形。
文章出晚岁,字画犹壮龄。
诵之西湖滨,惊动孤山灵。
翁卷游崆峒,一已烦邮铃。
幸翁良未衰,吾党存典刑。
遥闻曾入郛,谅为韩与丁。
郡斋待且久,几宿涧上亭。
今春少晴时,涧水应泠泠。
归来安稳否,薰风入林坰。
愿言爱玉骨,逍遥卧殊庭。
会面虽未期,忽聚江湖萍。
《敬谢章泉赵昌甫二十韵》【宋·赵师秀】耆旧半凋落,在者如晨星。与翁别豫章,十见草木青。人生几堪别,梦寐生羽翎。迢迢玉溪波,近昨尝再经。携家事多难,所至那得停。山中空望来,日夕不掩扃。岂独负兹约,尺书亦沈冥。逢人问消息,但喜言康宁。堕来两卷什,一以慰飘零。感此故意弘,不我迹以形。文章出晚岁,字画犹壮龄。诵之西湖滨,惊动孤山灵。翁卷游崆峒,一已烦邮铃。幸翁良未衰,吾党存典刑。遥闻曾入郛,谅为韩与丁。郡斋待且久,几宿涧上亭。今春少晴时,涧水应泠泠。归来安稳否,薰风入林坰。愿言爱玉骨,逍遥卧殊庭。会面虽未期,忽聚江湖萍。
https://shici.929r.com/shici/f2XY2eWnIU.html
玉龙声杳,正瑶台曲舞,香山初彻。
褪粉掐酥千万颗,满地平铺银雪。
草褥香茵,苔钱买住,留待黄昏月。
有人妆罢,对花凝伫愁绝。
休更恨落羞开,东君情分,自古多离别。
好把芳心收拾取,与个和羹人说。
摆脱风尘,消停酸苦,终有成时节。
浮花浪蕊,到头不是生活。
无情风掠芭蕉响,还是重门已闭。
银缸独对,相思方切,教人怎睡。
解叹从前事,解叹了、依前鳖气。
想他家那里,知人憔悴,相应是、睡也未。
且恁和衣强寝,奈无寐、依前重起。
起来思想,当初与你,忒煞容易。
及至而今也,半头天眼,不存不济。
最消魂苦是,黄昏前后,冷清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