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役炎凉态,悠悠道路赊。
情怀知老大,梦幻阅纷华。
搅思云边树,供愁雨外花。
生涯书一束,到处即为家。
役役炎凉态,悠悠道路赊。
情怀知老大,梦幻阅纷华。
搅思云边树,供愁雨外花。
生涯书一束,到处即为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开篇“役役炎凉态,悠悠道路赊”两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化和人生旅途的感慨。"役役"一词传达出一种不愿过于纠结与世俗琐事的情怀,而"悠悠道路赊"则是对漫长人生道路上的豁达态度。
接下来的“情怀知老大,梦幻阅纷华”两句,更深入地表露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往昔美好却如同过眼云烟的梦幻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搅思云边树,供愁雨外花"这两句,则是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将自己的忧愁寄托于远方的云端和细雨中的花朵。
最后,“生涯书一束,到处即为家”则表达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哲学。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有书相伴,便能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这种随遇而安的心态,是对传统“读书万卷行千里”的拓展,也是对“家”的另一种定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半山溪雨带斜晖,向水残花映客衣。
旅食嗟余当岁晚,能文似汝少年稀。
新河柳色千株暗,故国云帆万里归。
离乱要知君到处,寄书须及雁南飞。
晚节逢君趣道深,结茅栽树近东林。
吾师几度曾摩顶,高士何年遂发心。
北渚三更闻过雁,西城万里动寒砧。
不见支公与玄度,相思拥膝坐长吟。
月明花满地,君自忆山阴。
谁遣因风起,纷纷乱此心。
越州初罢战,江上送归桡。
南渡无来客,西陵自落潮。
空城垂故柳,旧业废春苗。
闾里相逢少,莺花共寂寥。
渺渺归何处,沿流附客船。
久依鄱水住,频税越人田。
偶俗机偏少,安闲性所便。
只应君少惯,又欲寄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