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寻行甫戌已见,夜候显翁朝乃来。
隔树鸣蝉休聒耳,满樽浮蚁且衔杯。
多忧莫道无由解,一醉从初不用催。
传语群书未乖间,只今相忆尚须回。
酉寻行甫戌已见,夜候显翁朝乃来。
隔树鸣蝉休聒耳,满樽浮蚁且衔杯。
多忧莫道无由解,一醉从初不用催。
传语群书未乖间,只今相忆尚须回。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夜晚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情趣和哲理意味。
首联“酉寻行甫戌已见,夜候显翁朝乃来”以时间的转换,生动地展现了等待与相遇的过程。酉时寻找朋友,戌时已经相见;而到了夜晚,又在等待着早晨到来时友人的再次相聚。这种时间的巧妙安排,既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暗示了生活的循环往复。
颔联“隔树鸣蝉休聒耳,满樽浮蚁且衔杯”则通过自然界的蝉鸣与饮酒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闲适的氛围。蝉鸣虽响,却不妨碍诗人与友人举杯畅饮,享受此刻的欢聚时光。这里不仅有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有对当下快乐的珍惜。
颈联“多忧莫道无由解,一醉从初不用催”表达了诗人对忧虑与解脱的思考。面对生活中的烦恼,诗人认为不必过分担忧,因为通过一次痛快的饮酒,就能暂时忘却忧愁。这不仅是对酒文化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智慧的一种体现。
尾联“传语群书未乖间,只今相忆尚须回”则流露出诗人对书籍和友情的珍视。即使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记得与书籍相伴,不忘与朋友相聚的美好回忆。这句话既是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夜晚与友人相聚的温馨场景,以及诗人对生活、友情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万里移来种,成都到上都。
贵人犹乍有,贫舍固然无。
掩敛难胜艳,鲜妍欲夺朱。
此花轻折赠,可表受知殊。
倚阑干。问绿华何事,偷饵九还丹。
浣锦溪边,餐霞竹里,翠袖不倚天寒。
照芳树、晴光泛晓,护么凤、无处认冰颜。
露洗春腴,风摇醉魄,听笛江南。
树挂珊瑚冷月,叹玉奴妆褪,仙掾诗悭。
谩觅花云,不同梨梦,推篷恍记孤山。
步夜雪、前村问酒,几消凝、把做杏花看。
得似古桃流水,不到人间。
荒凉城南奉先寺,后宫美人棺葬此。
角楼相望高起坟,草间柏下多石人。
秩卑焚骨不作冢,青石浮屠当丘垄。
家家坟上作享亭,朱门相向无人声。
树头土枭作人语,月黑风悲鬼摇树。
宫中养女作子孙,年年犊车来作主。
废后陵园官道侧,家破无人扫陵域。
官家岁给半千钱,街头买饼作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