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醉后荅丁十八以诗讥余搥碎黄鹤楼》
《醉后荅丁十八以诗讥余搥碎黄鹤楼》全文
唐 / 李白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0)
翻译
那座黄鹤楼已经破碎不堪,昔日的仙人无处栖身。
黄鹤向天帝申诉,最终被允许返回江南。
地方长官重新修缮,新壁画满墙壁生辉。
全州的人嘲笑我,说我是个狂放不羁的客人,年轻人常来讥讽。
不知帘后是谁家公子,说是辽东的丁令威化身。
他作诗激发我超凡的兴致,白云缭绕在书窗前飞翔。
等明日酒醒后,我将与你共寻春光的温暖。
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仙境和幻想的色彩,诗人通过对黄鹤楼的描述,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状态。开篇即写“黄鹤高楼已槌碎”,这种意象既表现了时间流逝与事物变迁,也暗示着一种对于现实世界的背离和超越。而“黄鹤仙人无所依”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主题,黄鹤在中国文化中往往象征着自由和高洁,这里的黄鹤仙人无所依凸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接着,“黄鹤上天诉玉帝,卻放黄鹤江南归”一句,更是将这种超脱推向了极致。这里的“诉玉帝”和“却放黄鹤江南归”,既可能是对现实中的某种不满或挫折的反映,也可能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安慰,表达了一种对于自由与本真自我的渴望。

下片“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则转向了对现实世界的描绘。这里的“神明太守再雕饰”,可能是在写某种权力或是社会地位的象征,而“新图粉壁还芳菲”则给人以一种繁华与和谐共存的感觉。

紧接着,“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一句,又将视角转回诗人的个人感受。这里的“我”,很可能就是诗人自己,而“一州笑我为狂客”则透露出一种社会对诗人不羁性格的误解和嘲笑。而“少年往往来相讥”则增添了一种时光流转与人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这一段,则是在写与朋友之间的交往和诗歌创作的情景。“君平帘下谁家子”中的“君”,很可能是指诗人所交好友,而“云是辽东丁令威”则是对这位朋友身份地位的一种肯定。“作诗调我惊逸兴”表明了诗歌创作给诗人的喜悦和灵感,“白云绕笔窗前飞”则是在描绘一种超然的创作状态。最后两句“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则预示了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美好时光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鹤楼的破碎与重建、仙人无所依附、以及对现实世界繁华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与精神超脱的向往。同时,通过写自己被世俗误解和嘲笑,以及与朋友间的情谊交流,诗人也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创作灵感。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朝代:唐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生辰:701年-762年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画·其三

幽亭构得倚沧洲,水国凉多五月秋。

面面曲栏尘不到,藕花香里看眠鸥。

(0)

王孟端竹为吴德明作

薇省仙郎写翠筠,墨花香煖凤池春。

庙堂元老留题咏,珠玉琅玕世共珍。

(0)

空城雀

空城雀,不自扬。低栖有蓬蒿,饱啄无稻梁。

年年生雏惜黄口,啁唧声中乐相守。

屋宇寻常不解穿,网罗惊怖何曾受。

底须羡彼珍羽禽,翡翠价高人动心。

(0)

独不见

车轮日夜转,马蹄朝暮忙。

春蕙才吐馥,秋叶俄陨黄。

织乌东西飞,关河露为霜。

忆与君别时,双蛾斗清扬。

于今舞鸾镜,明月埋辉光。

相思独不见,愁萦九回肠。

(0)

上留田

国风咏歌棠,棣诗上留田。

偏其反而尔,未思上留田。

有弟有弟亲,所遗上留田。

其为兄者乃,若斯上留田。

可怜殁后葬,路岐上留田。

邻人讽之哀,些词上留田。

白杨树底风,凄其上留田。

(0)

送时阴阳大正归仪真·其一

慇勤千里寄香芹,珍重斯文气味新。

愧我平生心性癖,独于此味最相亲。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