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画·其三》
《画·其三》全文
明 / 徐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幽亭构得倚沧洲,水国凉多五月秋。

面面曲栏尘不到,藕花香里看眠鸥。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画面,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幽亭构得倚沧洲”,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一座隐秘的亭子坐落在广阔的水边,给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感觉。“构”字生动地描绘了亭子的建造过程,仿佛它本身就蕴含着自然的力量和智慧。“倚沧洲”则进一步强调了亭子与广阔水域的关系,暗示着一种宁静与辽阔的和谐共存。

“水国凉多五月秋”,在炎热的夏季五月,水乡的凉爽如同秋天一般,给人以清凉舒适之感。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化,更通过对比,突出了水乡的独特魅力,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清风拂面、水波轻荡的清凉景象。

“面面曲栏尘不到,藕花香里看眠鸥”,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曲栏环绕,象征着环境的优雅与宁静,而“尘不到”更是强调了这里的纯净与脱俗。藕花盛开,香气扑鼻,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在此背景下,“眠鸥”二字尤为传神,鸥鸟悠闲地栖息在水中,与周围的景物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和谐画卷。整个场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充满自然之美的理想境界,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徐庸
朝代:明

徐庸,字用理,吴郡人。采辑永乐至正统四代之诗,为《湖海耆英集》一十二卷、《南州诗集》五卷(小辋川乌丝栏钞本)、《高太史大全集十八卷》等。
猜你喜欢

三月十二日作

人生三十为一世,失却少年安可悔。

朱颜销尽四十来,昔日风情竟何在?

功名自是误人物,败德丧真作吾害。

不妨小待老堪赠,付与世间偿宿债。

平生心得祇乘兴,百折千磨终不坏。

文字缘深岂易抛,色尘意起殊难戒。

江山满前花竞发,性不能饮亦已醉。

向来不信说天公,后世知音应有采。

(0)

正月十六日梁星海约游琴台

倦看江汉接天流,从子高歌醉一邱。

梅雪欲销犹点洒,湖波乍暖已胜舟。

琴因感遇声终歇,士有伤春泪不收。

坚约蹉跎更乘兴,中年存殁试回头。

(0)

陈雨生孝廉属赋其子妇殉节事

婉婉双栖子,俄成寡鹄哀。

戏言终不负,烈意苦难回。

乳药中宵觉,离魂七日才。

凭君续原鬼,莫说望思台。

(0)

濠堂落成

惜哉此江山,与我俱不偶。

廿年来去迹,知者有钟阜。

作堂临濠上,终日对户牖。

泊然疑可老,岂屑问谁有。

聊忘孤生哀,亦避世事丑。

吾言宁欺天,有如堂下柳。

(0)

杂诗·其一

秋风入庭户,豆实自离离。

寒来吾事就,霜露空尔为。

(0)

小偈奉简卧云室中老师·其五

乡僧几载客吴门,世味萧然道义尊。

等是江湖未归去,寸心何日与同论。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