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看江汉接天流,从子高歌醉一邱。
梅雪欲销犹点洒,湖波乍暖已胜舟。
琴因感遇声终歇,士有伤春泪不收。
坚约蹉跎更乘兴,中年存殁试回头。
倦看江汉接天流,从子高歌醉一邱。
梅雪欲销犹点洒,湖波乍暖已胜舟。
琴因感遇声终歇,士有伤春泪不收。
坚约蹉跎更乘兴,中年存殁试回头。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郑孝胥所作,题为《正月十六日梁星海约游琴台》。诗人描绘了与友人共游琴台时的场景,表达出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倦看江汉接天流”以江汉壮阔的景象开篇,透露出诗人对世间事的疲倦和对岁月流逝的感叹。接着,“从子高歌醉一邱”写诗人随朋友放声高歌,沉醉于山水之间,寻求片刻的解脱。
“梅雪欲销犹点洒,湖波乍暖已胜舟”两句通过梅花在冬末春初逐渐消融,湖水初暖能承载小舟的细节,寓言人生的短暂变化和季节的转换,暗示时光的无情。
“琴因感遇声终歇,士有伤春泪不收”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人事变迁的敏感,琴声因感触而止,诗人自己也为春光易逝、友人离去而感伤,泪水难以抑制。
最后两句“坚约蹉跎更乘兴,中年存殁试回头”则是诗人对友情的坚守,尽管时光荏苒,仍希望能把握当下,珍惜相聚的时光,并借此机会反思人生,回首中年的得失。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郑孝胥诗作的韵味和意境。
久宦迷远川,川广每多惧。
薄止闾边亭,关历险程路。
霮䨴冥寓岫,濛昧江上雾。
时凉籁争吹,流荐浪奔趣。
恻焉增愁起,搔首东南顾。
茫然荒野中,举目皆凛素。
回风扬江泌,寒□栖动树。
太息终晨漏,企我归飙遇。
眷言访舟客,兹川信可珍。
洞彻随清浅,皎镜无冬春。
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
沧浪有时浊,清济涸无津。
岂若乘斯去,俯映石磷磷。
纷吾隔嚣滓,宁假濯衣巾。
愿以潺湲水,沾君缨上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