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舞曲歌辞.凯乐歌辞.破阵乐》
《舞曲歌辞.凯乐歌辞.破阵乐》全文
唐 / 不详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

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0)
注释
受律:遵循法令。
辞元首:告别君主,这里指离开皇帝。
相将:一起,一同。
讨叛臣:讨伐反叛的臣子。
咸歌:都唱,齐声高唱。
破阵乐:古代战歌,象征军事胜利。
共赏:共同欣赏。
太平人:太平盛世中的百姓。
翻译
遵循法令告别君主,一同出发讨伐叛逆的臣子。
齐声高唱破阵之乐,共同欣赏太平盛世的情景。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的一首作品,虽然作者名字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从诗的内容可以感受到当时社会的盛世景象和人民的喜悦心情。

“受律辞元首”表明了军队接受命令,一开始就展现出严密的纪律与统一的行动。紧接着,“相将讨叛臣”则描绘了一幅将领们齐心协力讨伐叛逆之徒的壮观场面,体现了国家对内乱的坚决打击和维护秩序的决心。

“咸歌破阵乐”一句,则转换为人民庆祝胜利的情景。“咸”字意味着普遍、众人皆如此,而“破阵乐”则是特指军队在战场上取得胜利时所奏的凯旋之曲,象征了战争的结束和胜利的喜悦。

最后,“共赏太平人”则将视角转向整个社会,表达了人们共同享受太平盛世带来的安宁与幸福。这一句,也映射出人民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珍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军队的严密纪律、对叛乱的讨伐、胜利的庆祝以及社会的普遍太平,勾勒出了一个强大而又和谐的国家图景。这样的内容,在当时无疑是为了颂扬朝廷的功绩,同时也是人民心中所渴望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不详
朝代:宋

猜你喜欢

上乐

夕次泰州郭,朝行上乐里。

密雨洒蒹葭,秋风落菰米。

颇闻承平际,鱼盐贱如水。

箫鼓乐丛祠,讴歌动成市。

中原正格斗,击柝闻四鄙。

官道日榛芜,生人等蝼蚁。

依依烟际舟,两两舟中子。

来往卖鱼虾,出入官军里。

生长离乱间,不识纨与绮。

失喜见王师,被服多华靡。

买物不论钱,仆仆更拜起。

何当罢战伐,万国收戎垒。

山河归带砺,车书复大轨。

有地尽蚕桑,无人不冠履。

腐儒亦何需,归山守松梓。

击壤尽馀年,此乐无穷已。

(0)

题山居图

平湖含白水,断岸见青林。

篱落初秋气,云山向夕阴。

养闲祇用拙,避俗更怀深。

为问舟中客,何如泽畔吟?

(0)

次韵王定国倅扬州

此身江海寄天游,一落红尘不易收。

未许相如还蜀道,空教何逊在扬州。

又惊白酒催黄菊,尚喜朱颜映黑头。

火急著书千古事,虞卿应未厌穷愁。

(0)

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一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应。

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

楼下谁家烧夜香,玉笙哀怨弄初凉。

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晚妆。

沙河灯火照山红,歌鼓喧喧笑语中。

为问少年心在否,角巾欹侧鬓如蓬。

(0)

柳州峒氓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

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0)

观鱼潭

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

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

凉烟浮竹尽,秋月照沙明。

何必沧浪去,兹焉可濯缨。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