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
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
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居异乡的士人,对于故土的怀念之情和对当地风俗的观察。"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异乡文化差异的感受。"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则是描述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通过细腻的物象描写,展现出一种生存的艰辛和简朴。
诗中还穿插着对当地风俗的观察,如"鹅毛禦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地方习俗的多样性,也反映出诗人对待遇事物的细心和深刻。最后两句"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则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渴望通过文学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才华,以及他在异乡所表现出的文化自信和情感深度。
士有避世者,高居浙江源。
王室方横溃,斯人独高鶱。
抱琴倚衡门,清风拂朱弦。
举世莫能屈,乃独诣任延。
扫门惧为辱,尺牍情屡宣。
道义有相激,权位非所先。
周公下白屋,斯礼自古然。
区区功曹檄,何足致高贤。
白发江夫子,青云信独稀。
故人长北望,令弟又南归。
庭树乌先喜,江帆雁共飞。
东湖春柳色,到日上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