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花婆井》
《花婆井》全文
宋 / 常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一湾秋月浸香痕,涤尽山前万古尘。

犹记当时老梳洗,淡妆明镜照眉颦。

(0)
鉴赏

这首诗《花婆井》由宋代诗人常棠所作,以“花婆井”为题,描绘了一幅清幽静谧的秋夜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首句“一湾秋月浸香痕”,以“秋月”作为切入点,将月光比作能浸润香气的水波,生动地描绘出月色如水、轻柔洒落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诗意的氛围。这里的“香痕”既指月光下花草树木的香气,也暗含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

次句“涤尽山前万古尘”,进一步深化意境,通过“涤尽”二字,形象地表达了月光如同清泉一般,能够洗净世间的一切尘埃,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此处的“万古尘”不仅指时间的久远,更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世间的纷扰,通过月光的洗礼,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纯净无瑕的境界。

后两句“犹记当时老梳洗,淡妆明镜照眉颦”,转而以“花婆井”为中心,通过回忆的方式,描绘了一位老妇人在井边梳洗的情景。这里使用了“淡妆明镜”这一比喻,既表现了老妇人朴素而优雅的形象,又暗示了她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同时,“照眉颦”这一细节描写,巧妙地传达了老妇人面对生活琐事时的淡淡忧愁,以及在自然美景中的自我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山川、老妇人等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直接描绘,也有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通过对比与联想,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富有层次感的艺术效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常棠
朝代:宋

宋邛州临邛人,寓居海盐,字召仲,号竹窗。常同曾孙。值宋季,闭门不求闻达。博学善属文。有《澉水志》。
猜你喜欢

望云罩未至

非虞高处不胜寒,身到何如望里看。

一步未劳才举目,拈题已在白云端。

(0)

五君咏题钱选画即效颜延年体竹林之游名艳典午延之著咏黜山王而标以五君其见卓矣元钱选为各写其像而书颜作于后展卷间其席地幕天纵情任达高致可挹也爰效颜咏各成四韵分缀其上·其三刘伶

沛国更不羁,陶陶忘所以。

鹿车散漫游,寤寐视生死。

心醒身任醉,器度谁能揣。

不听妇儿言,粗论含至理。

(0)

五君咏题钱选画即效颜延年体竹林之游名艳典午延之著咏黜山王而标以五君其见卓矣元钱选为各写其像而书颜作于后展卷间其席地幕天纵情任达高致可挹也爰效颜咏各成四韵分缀其上·其一阮籍

嗣宗青白眼,傲睨人间世。

行不拘礼法,学乃通神契。

高论祖蒙庄,正言折蒋济。

苏门鸾凤音,夫乃知不逮。

(0)

七夕感事·其二

榆街无夜禁,鹊驾有仙踪。

似彼何妨别,如予岂复逢。

蛩声传砌乱,露气拂花浓。

拟向天孙问,白云千万重。

(0)

御园早秋·其三

旭影檐前上,繁英砌外新。

泥情谁问景,秋意易伤人。

蛩语传莎底,萤光散水滨。

抚时届流火,北郭去咨豳。

(0)

七才咏题韩滉画卷七首·其七高适

达夫尚节义,其诗故可传。

据鞍意自殊,默搆成佳篇。

韩相留墨妙,致我思古人。

独惜有遗舛,杜老与浩然。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