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日夜转,马蹄朝暮忙。
春蕙才吐馥,秋叶俄陨黄。
织乌东西飞,关河露为霜。
忆与君别时,双蛾斗清扬。
于今舞鸾镜,明月埋辉光。
相思独不见,愁萦九回肠。
车轮日夜转,马蹄朝暮忙。
春蕙才吐馥,秋叶俄陨黄。
织乌东西飞,关河露为霜。
忆与君别时,双蛾斗清扬。
于今舞鸾镜,明月埋辉光。
相思独不见,愁萦九回肠。
这首诗《独不见》由明代诗人徐庸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深沉。
首句“车轮日夜转,马蹄朝暮忙”以车轮与马蹄的忙碌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奔波,暗示了主人公与所思念之人相隔遥远,难以相聚的现实。接下来,“春蕙才吐馥,秋叶俄陨黄”则以季节的更替比喻情感的起落,春花绽放的短暂美好与秋叶凋零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寓示着相聚的不易与离别的伤感。
“织乌东西飞,关河露为霜”进一步深化了时间的流逝感,织乌(传说中的日行一万里之鸟)的东去西归象征着昼夜更迭,而关河露为霜则描绘了冬日的寒冷,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寒冷。这些自然景象的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也强化了主人公情感的深度。
“忆与君别时,双蛾斗清扬”回忆了与所思念之人分别时的情景,双蛾(古代女子画眉的术语,此处指眉毛)的“斗清扬”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美丽与活泼,反衬出别后的相思之苦。
“于今舞鸾镜,明月埋辉光”描述了主人公对着鸾镜自照,明月虽在,却无法照亮内心的孤寂,暗示了情感的暗淡与失落。
最后,“相思独不见,愁萦九回肠”直抒胸臆,表达了主人公因思念而产生的孤独与愁绪,愁绪如同缠绕在心中的九曲回肠,难以排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地表现了离别之痛与相思之情,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