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大通和尚塔敬赠如上人兼呈常孙二山人》
《宿大通和尚塔敬赠如上人兼呈常孙二山人》全文
唐 / 崔曙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支公已寂灭,影塔山上古。

更有真僧来,道场救诸苦。

一承微妙法,寓宿清净土。

身心能自观,色相了无取。

森森松映月,漠漠云近户。

岭外飞电明,夜来前山雨。

然灯见栖鸽,作礼闻信鼓。

晓霁南轩开,秋华净天宇。

愿言出世尘,谢尔申及甫。

(0)
注释
寂灭:指僧人的去世或修行的最高境界。
影塔:僧人的遗像或纪念塔。
真僧:指修行有成、德行高尚的僧人。
道场:僧人修行的地方。
微妙法:深奥微妙的佛法。
清净土:佛教中指修行者的内心世界,纯净无染。
身心:指人的身体和精神。
色相:佛教中的名词,指万物的外在形态。
漠漠:形容云雾浓厚。
然灯:点燃灯火。
翻译
支公已经寂灭,他的身影留在山上的古塔。
又有真正的僧人到来,来到道场,拯救众生的苦难。
他接受并传承深奥佛法,居住在洁净的土地上。
身心都能自我观察,对一切色相不再执着。
繁茂的松树映照着月光,漫漫的云雾靠近门户。
山岭之外闪电照亮,夜里前山下起了雨。
点燃灯火看见归巢的鸽子,听到报时的钟鼓声。
清晨雨过天晴,南窗洞开,秋天的花朵洗净了天空。
我渴望离开世俗,向你们两位致敬。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曙的作品,名为《宿大通和尚塔敬赠如上人兼呈常孙二山人》。诗中通过描绘僧人的修行生活,以及自然景观,表达了对佛法的崇敬以及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首句“支公已寂灭,影塔山上古”表明支娄山上的古塔已经静默无声,传达了一种历史悠久、人去楼空的情感。接着,“更有真僧来,道场救诸苦”写出了新的僧侣到来,他们在道场中修行,以拯救世间的痛苦。

诗中的“一承微妙法,寓宿清净土”表达了对佛家微妙教义的传承,以及追求内心的清净与平和。紧接着,“身心能自观,色相了无取”则是说修行者能够自我反观,不再被世间的五彩缤纷所迷惑。

接下来的“森森松映月,漠漠云近户”描绘了一幅僧侣生活的情景:松林在月光下的宁静,以及云雾环绕居所的恬淡。随后的“岭外飞电明,夜来前山雨”则是对自然界突发奇想的描写。

诗人通过“然灯见栖鸽,作礼闻信鼓”表现了僧侣在寂静中修行的场景,以及他们对于佛法传承的敬意。最后,“晓霁南轩开,秋华净天宇”则是对清晨日出、天气晴朗的一种美好描绘,而“愿言出世尘,谢尔申及甫”表达了诗人想要超脱凡尘,感激僧侣的教导。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佛法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哲学思想。

作者介绍
崔曙

崔曙
朝代:唐   籍贯:宋州宋城县(今河南商丘)   生辰:?—739年

崔曙(?—739年),一作署,宋州宋城县(今河南商丘)人,唐朝状元、诗人。崔曙自幼失去双亲,可谓备尝人世艰难困苦。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崔曙科举考试中获得进士第一名,又在殿试中作《奉试明堂火珠》诗。唐玄宗看后大为赞赏,取为状元,官授河内县县尉。可惜,第二年,崔曙就病故了。崔曙死后只留下一女,名叫“星星”,世人皆以为“曙后一星孤”是谶语。
猜你喜欢

午夜登嶓山

瘅暑严夜装,乘凉蹑危峤。

猿依黑林号,鬼闪青炬啸。

惊鸟动危叶,吟虫满荒草。

泉声远相随,山色近如杳。

梦犹风灯前,身已云木杪。

浮生固有役,远道何时了。

岂惟失寝兴,亦自倒昏晓。

恭惟天心仁,颇议民力槁。

我怀汉制诏,来慰蜀父老。

熙如春台登,沃若时雨膏。

须知简书急,勿厌蓐食早。

但勤笔力淬,时助诗肠搅。

(0)

己丑五月被召至行在遇周畏知司直和五年前送周归弋阳韵见赠复次韵答之

分袂悠悠尔许年,莫嗔蓬鬓两萧然。

酒槽不奈青春老,经笥空供白昼眠。

暗绿千章新活计,软红三尺旧尘缘。

相逢且作西湖客,山绕荷花舣画船。

(0)

送刘唐卿户曹擢第西归六首·其六

四海西州旧故多,烦君问讯各如何。

心期本自无南北,万里天波一月波。

(0)

科桑

斧斤留得万枯株,独速槎牙立暝途。

饱尽春蚕收罢茧,更殚馀力付樵苏。

(0)

岩桂三首·其一

风帘疏爽月徘徊,怅望家人把酒杯。

病著幽窗知几日,瓶花两见木犀开。

(0)

马迹石

跨马凌空亦快哉,龙腰鹤背谩徘徊。

游人欲识仙踪处,但觅苍崖白塔来。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