瘅暑严夜装,乘凉蹑危峤。
猿依黑林号,鬼闪青炬啸。
惊鸟动危叶,吟虫满荒草。
泉声远相随,山色近如杳。
梦犹风灯前,身已云木杪。
浮生固有役,远道何时了。
岂惟失寝兴,亦自倒昏晓。
恭惟天心仁,颇议民力槁。
我怀汉制诏,来慰蜀父老。
熙如春台登,沃若时雨膏。
须知简书急,勿厌蓐食早。
但勤笔力淬,时助诗肠搅。
瘅暑严夜装,乘凉蹑危峤。
猿依黑林号,鬼闪青炬啸。
惊鸟动危叶,吟虫满荒草。
泉声远相随,山色近如杳。
梦犹风灯前,身已云木杪。
浮生固有役,远道何时了。
岂惟失寝兴,亦自倒昏晓。
恭惟天心仁,颇议民力槁。
我怀汉制诏,来慰蜀父老。
熙如春台登,沃若时雨膏。
须知简书急,勿厌蓐食早。
但勤笔力淬,时助诗肠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午夜登嶓山》,描绘了诗人深夜登山的体验和感受。诗中通过细致入微的自然景象,如炎热的夜晚、危险的山峰、哀鸣的猿猴、闪烁的鬼火、振翅的惊鸟和鸣虫,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寂静的氛围。诗人身处高处,感到梦境与现实交织,表达了人生的劳顿和对远方道路的期盼。
诗人将个人的疲倦与国家的民生问题相连,感叹天心仁慈,希望能传达汉代皇帝的关怀,给蜀地的父老带来安慰。他以春台和时雨比喻皇帝的恩泽,提醒人们理解文书传递的重要性和早起工作的勤劳。最后,诗人鼓励自己继续努力,用诗歌激发内心的激情。
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深夜登山的坚韧与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淡云荒草秋汀暮,归心又寒烟水。
论槛移花,量船载酒,寂寞当年情味。
孤蓬夜闭。
听四壁松声,欲高还细。
似近如遥,露鸿声乱楚天外。
蓝桥人断岁久,旧家曾共赏,九华花事。
艳雪初融,生香自暖,消得金莲贴地。
相思破睡。
谩一点琴心,暗关千里。
愁怯潮生,晓帆风又起。
弄香吹粉,记前回酒困。
绿露沈沈转花影。
翠帘深,隐隐红雾依人,荷月静,新样双鸾交映。
如今谁念省。
短雨长云,曾托琵琶再三问。
最苦绿屏孤,夜久星寒,无处顿、风流心性。
又莫是偷香寄韩郎,到漏泄春风,一枝花信。
梨园花柳地,扶残醉、曾记问妖娆。
欢惹住轻烟,柔丝未改,霏零疏雨,腻粉先飘。
更低道,花无三日艳,柳有一年娇。
卷翠未迟,醉红易失,共偎香影,同赏良宵。
如今知何处,三山远,云水一望迢迢。
傍砌青鸾好在,谁送归飙。
但花下红云,尚通夕照,柳边白月,自落寒潮。
最是无端,子规啼破寒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