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茎拳菜好,出土正春雷。
采采乘芽嫩,迟迟恐叶开。
鲜同露葵煮,香上玉盘来。
绝与僧厨似,清斋更竹胎。
茎茎拳菜好,出土正春雷。
采采乘芽嫩,迟迟恐叶开。
鲜同露葵煮,香上玉盘来。
绝与僧厨似,清斋更竹胎。
这首诗描绘了蕨菜生长与采摘的情景,以及其烹饪后的美味。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蕨菜从泥土中破土而出的生机勃勃,以及它在春天雷声中的成长景象。蕨菜的嫩芽被精心采摘,诗人强调了及时采摘的重要性,以免叶子过快展开。蕨菜的鲜美如同刚从露水中采摘的葵菜,香气扑鼻,最终被摆放在精致的玉盘之中,令人垂涎欲滴。
诗中还提到了蕨菜与僧人厨房的相似之处,暗示蕨菜的清雅与素食的契合,同时也可能表达了对蕨菜清新脱俗之美的赞美。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对比,不仅展现了蕨菜的自然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美食艺术的高雅追求。
惠山之泉人所闻,惠山之山我亦欣。
来往惠山才两度,清兴足共千秋存。
往往林峦入静观,笔不能写徒云云。
宗苍画伯亦吴人,经营惨淡其传真。
朝来九龙在吾目,烟舟舣待梁溪曲。
白足僧人若可呼,我独何为在书屋。
春云如滴山如洗,品泉往事徵茧纸。
寄畅园,法云寺,由来不隔彼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