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蓝寺吸江楼》
《上蓝寺吸江楼》全文
宋 / 艾性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拔地连云百尺楼,长风断雁十分秋。

绝无山碍天空阔,独与江邻水拍浮。

潭底老龙眠屋影,雨馀雌霓跨帘钩。

愁来莫倚阑干北,一缕烽烟是汴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nglánjiānglóu
sòng / àixìng

liányúnbǎichǐlóuchángfēngduànyànshífēnqiū

juéshānàitiānkōngkuòjiānglínshuǐpāi

tánlǎolóngmiányǐngkuàliángōu

chóuláilángānběifēngyānshìbiànzhōu

注释
拔地:形容建筑物高耸入云。
长风:大风。
断雁:失群的大雁。
空阔:开阔无阻。
雌霓:虹的一种,通常指红色的彩虹。
烽烟:古代战争中点燃的烟火,此处代指战事。
汴州:古地名,今河南开封。
翻译
拔地而起的高楼直入云霄,长风吹过,大雁孤飞,秋意浓重。
没有任何山峦阻挡,天空开阔无边,独自与江水相邻,仿佛随波逐流。
潭底的老龙似乎在屋影中沉睡,雨后彩虹横跨在帘钩之上。
忧愁时不要向北倚靠栏杆,那边升起的一缕烽烟,正是汴州的战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气势磅礴的楼阁,其建筑宏伟,与长风相呼应,给人以雄浑之感。"拔地连云百尺楼"一句,既展现了楼阁的高度,也映射出诗人心中的豪情与壮志。

"长风断雁十分秋"则通过秋天萧瑟的长风和断续的雁行,营造了一种淡远而又略带哀愁的情景。这里的"十分秋"不仅是对季节的描写,更隐含着一种深秋时分、边塞孤寂的氛围。

"绝无山碍天空阔,独与江邻水拍浮"两句,诗人借楼阁之高,得以眺望远方,无山阻挡,天地辽阔。同时,楼宇紧邻大江,与流动的江水相呼应,增添了一份动感和生机。

"潭底老龙眠屋影,雨馀雌霓跨帘钩"一段,通过对水下古龙安睡、屋檐之上雨滴成珠及云烟缭绕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静谧的意境。这里的"潭底老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刻画,更蕴含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愁来莫倚阑干北,一缕烽烟是汴州"表达了诗人的忧思。"阑干北"可能指的是楼阁的北侧,而不是让人靠在那里生愁。"一缕烽烟是汴州"则透露出边塞烽火的警讯,表明诗中蕴含着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楼阁、自然景观与季节变化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时空背景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远的思想寄托。

作者介绍

艾性夫
朝代:元

猜你喜欢

颂古一百首·其六十六

一日须来三五度,有时欢喜有时嗔。

改头换面休疑著,元是尖檐帽下人。

(0)

颂古一百首·其八十七

楼上赞声资菜色,蓦然突出老烟菟。

迢迢古路无遮障,双眼如铃谁敢逾。

(0)

送僧之严

对蒲方话萝窗底,又握山藤破晓烟。

领取桐江到家句,子规啼在月明前。

(0)

偈颂二十四首·其五

人间无,天上有,往往无人脱窠臼。

四海娟娟洗玉魂,九野茫茫白兔走。

寒山子,不关口,也落马驹群队后。

(0)

偈颂二十五首·其十六

金以石试,人以言试。

古人自谓全璧而归,不知身在草里。

(0)

无补侍者请赞

计较拙于鸠,轩昂老而虎。

闻必意消,见者难睹,到头不识宾中主。

黑漆竹篦劈面挥,师资谁谓无裨补。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