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年未四十,三断哭子肠。
一割痛莫忍,屡痛谁能当。
割肠痛连心,心碎骨亦伤。
出我心骨血,洒为清泪行。
泪多血已竭,毛肤冷无光。
自然须与鬓,未老先苍苍。
吾年未四十,三断哭子肠。
一割痛莫忍,屡痛谁能当。
割肠痛连心,心碎骨亦伤。
出我心骨血,洒为清泪行。
泪多血已竭,毛肤冷无光。
自然须与鬓,未老先苍苍。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白发丧女师作》,表达了作者在丧女之痛中的深切哀愁和内心的煎熬。诗中,诗人以自己不到四十岁的年纪,却已经经历了三次失去孩子的悲痛,每一次都如同割心割肠般无法承受。他形容痛苦深入骨髓,连心都碎了,眼泪和心血交织成清泪流淌,直至血尽泪干,肌肤也失去了光泽。诗人感叹,这样的打击使他的头发未老先白,呈现出深深的沧桑。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丧女之痛对人的身心摧残,以及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