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游云居寺二十韵》
《初游云居寺二十韵》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明发事清游,村烟淡霭浮。

欲暄春旭丽,不冷晓风收。

历历遵原陌,行行度野沟。

杏含红见远,柳怯绿疑偷。

近识花原未,明看枝已柔。

问谁开谢墅,闻说是菟裘。

入谷蹊偏隘,寻逵骑半留。

村民瞻露冕,缇士漫鸣驺。

恍到琉璃界,纷迎云水俦。

行营刚廿里,古寺阅千秋。

碑字传贞观,莲经悟比邱。

庄严信希有,名象许诠不。

潇洒坐精舍,檐楹揭素帱。

藉因休众倦,便以纵晴眸。

僧进伊蒲馔,鹤弹梵呗喉。

此来探胜赏,讵为访禅修。

经洞犹云表,崖途有瀑流。

要凭穷一览,未便更他投。

曩者遥瞻企,佳哉今取酬。

佛宁擅独乐,我祇励先忧。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出游的情景,从乡村的晨雾开始,逐渐展开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郊游图。诗中细腻地描写了春日的温暖阳光、和煦的微风、以及大自然中的各种生机与变化。

首句“明发事清游”,点明了出游的时间和目的,清晨的出游充满了清新与宁静。接着,“村烟淡霭浮”描绘了乡村早晨的朦胧景象,淡淡的烟雾在空气中飘浮,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欲暄春旭丽,不冷晓风收”两句,通过对比春日的温暖与晨风的柔和,展现了春天特有的温和与舒适。随后,“历历遵原陌,行行度野沟”则描绘了诗人沿着田间小路行走,穿越田野沟壑的场景,充满了自然的野趣。

“杏含红见远,柳怯绿疑偷”两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远处杏花的鲜艳与近处柳叶的羞涩,赋予了自然景观以情感色彩。接下来,“近识花原未,明看枝已柔”进一步展示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花朵尚未完全绽放,但枝条已经柔软。

“问谁开谢墅,闻说是菟裘”两句引出了对别墅的询问,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后,“入谷蹊偏隘,寻逵骑半留”描绘了进入山谷的小径狭窄,马车难以通行的场景,增添了旅途的趣味性。

“村民瞻露冕,缇士漫鸣驺”两句通过村民与官员的互动,展现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与尊重。接下来,“恍到琉璃界,纷迎云水俦”则描绘了诗人仿佛置身于琉璃般透明的世界,受到云水之友的热情迎接,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行营刚廿里,古寺阅千秋”两句将视线转向了不远处的古寺,强调了历史的悠久与文化的传承。接下来,“碑字传贞观,莲经悟比邱”通过碑文和佛教经典,展现了宗教与历史的交融。

“庄严信希有,名象许诠不”表达了对古寺庄严景象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对佛法深奥的理解。最后,“潇洒坐精舍,檐楹揭素帱”描绘了诗人坐在精舍中,享受着清雅的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体现了清王朝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定川门

江如丁字凑城隈,长畏蛟龙鼓浪来。

门表奠川聊致祷,职当求瘼愧非才。

两滩涨定沙痕白,七里山晴雾雨开。

放出庾家楼上月,却留宾从少徘徊。

(0)

西寺留题

白石孤云自在閒,红尘一事不相关。

寺遮翠霭青萝外,人到落花流水间。

欲效锦囊收胜概,惭无玉带镇名山。

白莲喜结当年社,未厌朝来暮便还。

(0)

游石佛寺

金吾不必问行由,此去逍遥物外游。

半坞白云藏宿雾,一声横笛下归牛。

喜瞻杰阁三生像,藐视丛林四海州。

为写濯缨疏拙句,谁言墨迹至今留。

(0)

咏天宁院

飘然吟魄到鳌山,好句空疏水石间。

眼界清虚心不息,浮生能有几人闲。

(0)

生查子·其二离思

人分南浦春,酒把阳关盏。

衣带自无情,顿为离人缓。

愁随苦海深,恨逐前峰远。

更听断肠猿,一似闻弦雁。

(0)

人情甚似吴江冷,世路真如蜀道难。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