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向三关去,今从五岳归。
红颜辞子女,白首见庭闱。
任侠成何事,游仙亦觉非。
岁寒行役苦,将子念无衣。
昔向三关去,今从五岳归。
红颜辞子女,白首见庭闱。
任侠成何事,游仙亦觉非。
岁寒行役苦,将子念无衣。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寄姚六》。诗中描绘了主人公从边疆返回家乡,历经沧桑,年华已逝,却依然心系家庭与故土的情景。
首联“昔向三关去,今从五岳归”,以时空转换的方式,展现了主人公从边疆到家乡的旅程,寓意着人生的起起伏伏和回归本源的主题。
颔联“红颜辞子女,白首见庭闱”,通过“红颜”与“白首”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从年轻时离家远行,如今归来已是满头白发,与家人团聚的场景。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家庭温暖的向往。
颈联“任侠成何事,游仙亦觉非”,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往经历的反思。他曾经追求侠义之道,但是否真的有所成就?游仙之梦是否值得追求?这两句透露出一种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感。
尾联“岁寒行役苦,将子念无衣”,在岁末寒冬之际,诗人以自身经历提醒友人,即使在外奔波劳碌,也要记得家中还有需要关怀的人。这里的“无衣”不仅指实际的衣物缺乏,更象征着心灵的慰藉与关爱的缺失。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对家庭、友情以及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抚事意不适,掩书翻自疑。
皇穹降民德,圣言岂予欺。
云胡康庄道,蹶入千仞溪。
皮伤毛焉附,巢破卵则危。
同舟济江海,生死理共之。
宁当风波际,篙楫自纷披。
曲突见谓早,焦头竟何裨。
永念竦毛骨,中宵起呼衣。
展转竟达旦,欲言当语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