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重游瓦官寺》
《春日重游瓦官寺》全文
明 / 苏民怀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烟雨满重城,晓策西南辔。

寂寞凤凰台,凄清瓦官寺。

竹色净禅房,葳蕤锁深翠。

几树杏花红,馀英布初地。

高阁既虚明,层轩亦幽邃。

老僧逢白头,共话前朝事。

刻画何年碑,上有升元字。

午梵闻山钟,清贡修香糒。

一到空尘缘,再到空妄累。

嘈嘈濯龙门,喧喧动车骑。

何似此中游,独往有深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重游瓦官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古寺历史与自然美景的感慨。首句“烟雨满重城,晓策西南辔”以烟雨笼罩的古城和清晨策马向西南行进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接着,“寂寞凤凰台,凄清瓦官寺”两句,通过对比凤凰台的寂寞与瓦官寺的凄清,突出了古寺的沧桑与历史感。

“竹色净禅房,葳蕤锁深翠”描绘了寺院内竹林的清新与生机,映衬出禅房的宁静与庄严。“几树杏花红,馀英布初地”则以杏花的鲜艳与落英铺地的景象,增添了一抹春意与生机。接下来,“高阁既虚明,层轩亦幽邃”通过高阁与层轩的描写,展现了寺院建筑的宏伟与深邃,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深远思考。

“老僧逢白头,共话前朝事”一句,通过与老僧的对话,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相连接,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刻画何年碑,上有升元字”则通过碑文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痕迹与文化的传承。“午梵闻山钟,清贡修香糒”描绘了午时诵经声与山中钟声交织的画面,以及供奉与饮食的仪式,体现了宗教生活的庄严与日常的和谐。

最后,“一到空尘缘,再到空妄累”表达了诗人对摆脱世俗烦恼、追求内心平静的渴望。“嘈嘈濯龙门,喧喧动车骑”与之形成对比,突出了瓦官寺环境的宁静与远离尘嚣的特点。“何似此中游,独往有深致”则是对瓦官寺独特魅力的赞叹,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精神之旅的深深喜爱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瓦官寺及其周边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宗教、自然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与哲思的画卷,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历史与自然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苏民怀
朝代:明

苏民怀,字子仁,一字懋德。南海人。明世宗嘉靖四十三年(一五六四)举人。初官赵州,入为国子监丞,迁刑部主事,改户部,历郎中,终朗宁知府。著有《吹池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二有传。
猜你喜欢

寿汪文好

当年开社见南山,曾共从容一日閒。

老我半生头已白,喜君五十鬓无斑。

衣翻晴彩生春意,酒泻秋茎动醉颜。

正欲登堂陪贺客,又随丹诏上朝班。

(0)

秋日杂兴二十首·其二

矮屋南山下,喜与客分眠。

就中二三子,去住长依然。

为别忽云久,见我惊华颠。

李生阅两载,程郎踰十年。

呼童下尘榻,共读招隐篇。

喜极欲忘寐,明月窥前川。

(0)

刑部郎中柳阳何君审刑江南过新安赠别

当宁忧深及草莱,西曹经岁走尘埃。

钦哉法意尊虞典,籍甚文名冠楚材。

一路马随明月去,九天恩逐惠风来。

清时壮节谁同调,侧耳听君上省台。

(0)

南山十二咏集古·其十眠弓沜

西岩一径不通樵,扶病呼儿斸翠苕。

一水暗回閒绕涧,霏霏拂拂又迢迢。

(0)

围炉联句·其三

穷酸风味饷佳宾,美酒相传不厌频。

此日要观调鼎手,向来同是断齑人。

丝纶阁下文章老,吏隐亭前岁月新。

景物满怀吟不尽,好从姜桂探馀辛。

(0)

题沈廷美尚宝所藏四烈妇图·其二楚妃投水

渐台无宫凭水锁,水长台危绝行舸。

君王急遣诏使来,有召无符计成左。

台上美人甘自沉,盘游可悟君王心。

不知台下桃花涨,何似汨罗江水深。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