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肥节脑瘦,蕲水长笛材。
洛阳袁氏坞,此竹旧移来。
雪霰饱已久,窍星谁为开。
与君作龙吟,吹发江南梅。
腮肥节脑瘦,蕲水长笛材。
洛阳袁氏坞,此竹旧移来。
雪霰饱已久,窍星谁为开。
与君作龙吟,吹发江南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六)蕲竹》。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根来自蕲水的竹子,它虽然节间肥大而脑部细瘦,但显然是一根优质的笛材。诗人提及这竹子曾被洛阳袁氏移植而来,显示出其历史和来历。
接着,诗人想象竹子在雪霰中饱受滋润,暗示了其坚韧的品质和丰富的生命力。他询问,这竹子的竹窍何时能被自然之力或人为之力打开,以便发出清脆的笛声。最后,诗人表达了期待,希望有人能用这根竹子制作出美妙的龙吟之音,唤醒江南冬日里的梅花,寓意着音乐的力量可以激发万物生机。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蕲竹的材质,还寓含了对艺术创作的期待和对自然美的向往,体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