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山泽两臞仙,浪走尘埃汩市廛。
老貌相逢今又别,馀生更觉不如前。
孰追赤制春秋笔,稍悟黄庭内外篇。
俯仰此心了无愧,冷看举世售栀鞭。
与君山泽两臞仙,浪走尘埃汩市廛。
老貌相逢今又别,馀生更觉不如前。
孰追赤制春秋笔,稍悟黄庭内外篇。
俯仰此心了无愧,冷看举世售栀鞭。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与世隔绝,追求心灵自在的作品。诗人通过“两臞仙”这一奇特形象,与尘世间的繁华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超脱物外、不染尘埃的情怀。
“老貌相逢今又别”一句,透露出诗人的感慨与孤独,他似乎在表达一种时光流转、人事更迭中难以寻得知音的哀愁。同时,“馀生更觉不如前”则是对往昔岁月的回望,以及对于未来无限感慨的情绪。
“孰追赤制春秋笔,稍悟黄庭内外篇。”这一句中,“赤制春秋笔”可能指的是历史书写中的公正与真实,而“黄庭内外篇”则是道教典籍的名称,象征着对内在修养和精神世界的追求。诗人通过这两者的提及,表达了自己对于知识、历史以及精神修为的深入探索。
最后,“俯仰此心了无愧,冷看举世售栀鞭。”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有着清晰的认知和自信。他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去观察这个世界,认为世间纷争如同儿戏,不值一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描绘,以及对尘世间繁华的冷眼相待,展现了诗人追求高洁、独立和超脱的一种生活态度。
连阴久未厌,雨脚又纷纷。
何处藏微照,经旬布密云。
暂明还复暗,垂缓更愁殷。
不雾天如曀,非烟气亦煴。
罩来山悄悄,过去水沄沄。
苔药香无次,松杉湿不分。
石冈牛自绕,汀渚鸭为群。
断梗牵茅舍,寒花缀野坟。
林峦苍可悦,空远浩无垠。
及兹未亭午,俄顷即斜曛。
樵子扶藤弱,牧人荷笠勤。
依丛喧细鸟,恋草聚馀蚊。
山店门关早,仆夫酒到醺。
凄清陪永夜,辗转望初昕。
渐觉虫思短,幽幽独我闻。
百年几醉,只壶中老我,天地无恙。
自见乘槎仙客去,愁满十洲烟痕。
沧海尘飞,故国秋澹,梦断拿云想。
江关词赋,倦怀自恁疏放。
一笑弄月婆娑,长松招鹤,凄厉千山响。
卧看青门销旧辙,世外樵风相况。
哀乐中年,登临残泪,付与玲珑唱。
西楼横竹,五湖对酒如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