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崆峒·其二》
《崆峒·其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谁道崆峒不壮游,香垆春雪照凉州。

浮云半插孤峰色,落日长窥大壑愁。

万乘东还灵气歇,诸天西尽浊泾流。

萧关祗在藤萝外,客子风尘自白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崆峒山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情感。首句“谁道崆峒不壮游”,以反问开篇,表达了对崆峒山壮美景观的肯定与赞美,引人入胜。接着“香垆春雪照凉州”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春雪比作香炉,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出崆峒山春日雪景的独特魅力。

“浮云半插孤峰色,落日长窥大壑愁”两句,通过浮云与落日的动态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孤峰与大壑的对比,更凸显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深邃。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融合,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面对壮丽山河时的复杂心情。

“万乘东还灵气歇,诸天西尽浊泾流”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崆峒山历史与自然变迁的感慨。万乘象征帝王之尊,这里暗指历史的更迭;灵气歇与浊泾流的对比,寓意着自然与人文的消长与变迁。这种历史感与自然美的交织,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

最后,“萧关祗在藤萝外,客子风尘自白头”两句,以萧关(古代边关要塞)与客子(旅人)的形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生沧桑的感慨。藤萝外的萧关,既是地理上的界限,也是时间与空间的隐喻,而“客子风尘自白头”则直接点明了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崆峒山壮丽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明代李攀龙诗歌创作中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秋霜阁

秋霜阁下水潺潺,一片清泉漱玉寒。

试把尘襟来此濯,要看披腹吐琅玕。

(0)

蓦山溪

儒官措大,是官曰都得做。

宰相故崇下,呼召也须同,太原公子,能武又能文,闲暇里,抱琴书,车马时相过。

樽开北海,减请还知么。

叵耐这点徒,刚入词、把人点污。

儒冠屈辱,和我被干连,累告讦,孟尝君,带累三千个。

(0)

梅·其二

是谁曾种白玻璃,夐绝寒荒一点奇。

不厌垄头千百树,最怜窗下两三枝。

幽深真似离骚句,枯健犹如贾岛诗。

吟到月斜浑未已,萧萧鬓影有风吹。

(0)

送翁巴陵之官

好去巴陵县,神仙屡此过。

但知存惠爱,自足感弦歌。

官况湘流碧,诗情楚岫多。

梅花送征棹,万里接阳和。

(0)

泊马公岭

维舟拂晓步平沙,晚泊云根第一家。

新取菜蔬沾野露,旋编篱落带山花。

门前相对青峰小,屋后流来白水斜。

可爱山翁无一事,藤墙西畔看蜂衙。

(0)

春晚

午风庭院绿成衣,春色方浓又欲归。

蝌蚪散边荷叶出,酴醾香里柳绵飞。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