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文先生何为者,十欲出门九借马。
只今徒步襄水滨,衰鬓漠漠常风尘。
凤凰在笯鸡啄食,苜蓿阑干半青黑。
君不见楚筵醴罢暮归来,甑尘妻子无颜色。
广文先生何为者,十欲出门九借马。
只今徒步襄水滨,衰鬓漠漠常风尘。
凤凰在笯鸡啄食,苜蓿阑干半青黑。
君不见楚筵醴罢暮归来,甑尘妻子无颜色。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创作的《戏赠周纪善》。诗中,诗人以诙谐的口吻描绘了一位名叫“广文先生”的人物形象。他出行频繁,却常常贫困到需要多次借马,如今只能徒步在襄水边,显得落魄苍老,满头风尘。诗人运用比喻,将“凤凰在笯”比作有才之人被束缚,像鸡一样只能啄食粗劣的食物,暗示了周纪善可能才华被埋没的境况。最后,诗人通过描绘楚国宴席后周纪善晚归的情景,家人因贫穷而面带愁容,甑中的食物积满灰尘,进一步渲染了他的困顿和家人的艰辛。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表达了对周纪善际遇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讽刺。
大江日东流,我坐自向西。
亦复拜新月,不为学蛾眉。
恭惟月生处,下临故园池。
青松一万株,牡丹三千枝。
床下枕北山,檐前漱南溪。
岁岁身不到,夜夜魂必归。
魂归谅何益,梦觉心自怡。
魂梦尚如许,而况真归兮。
前日至邬子,西山出湖湄。
如见乡人面,一笑相娱嬉。
旅情得暂欣,乡愁动长思。
今朝发康郎,一路能相随。
我船趋都昌,回首尚见之。
偶尔转港汊,极目烟水迷。
不得一揖别,悔懊庸可追。
二子同游石人峰,深行翠筱黄茅中。
初嫌微径无人踪,行到半岭径亦穷。
来时犹自闻鸡犬,且行且语不觉远。
上头无梯下无岸,前头难攀后难返。
黄茅翠筱深复深,忽有笛声出暗林。
草根一把牛骨骼,血点溅地惊人心。
二子相看面无色,疾趋山后空王宅。
野僧闻此叫绝天,拊破禅床椎倒壁。
荒山岂有吹笛声,乃是卧虎鼻息鸣。
二子归来向侬说,犹道兹游最清绝。
兹游清绝岂不佳,二子性命如泥沙。
投分讵云稀,会心谅亡几。
从君澹何奇,与我凛独至。
相逢情若忘,每别怀不已。
偶因新凉篇,令予懦全起。
藉草分涧芳,陟巘共石髓。
松阴俯逝波,不徐亦不駃。
平生还山约,终食能忘此。
可怜各异县,千里复三倍。
它日寄相思,百书那写意。
从今可相疏,却叹日为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