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日东流,我坐自向西。
亦复拜新月,不为学蛾眉。
恭惟月生处,下临故园池。
青松一万株,牡丹三千枝。
床下枕北山,檐前漱南溪。
岁岁身不到,夜夜魂必归。
魂归谅何益,梦觉心自怡。
魂梦尚如许,而况真归兮。
前日至邬子,西山出湖湄。
如见乡人面,一笑相娱嬉。
旅情得暂欣,乡愁动长思。
今朝发康郎,一路能相随。
我船趋都昌,回首尚见之。
偶尔转港汊,极目烟水迷。
不得一揖别,悔懊庸可追。
大江日东流,我坐自向西。
亦复拜新月,不为学蛾眉。
恭惟月生处,下临故园池。
青松一万株,牡丹三千枝。
床下枕北山,檐前漱南溪。
岁岁身不到,夜夜魂必归。
魂归谅何益,梦觉心自怡。
魂梦尚如许,而况真归兮。
前日至邬子,西山出湖湄。
如见乡人面,一笑相娱嬉。
旅情得暂欣,乡愁动长思。
今朝发康郎,一路能相随。
我船趋都昌,回首尚见之。
偶尔转港汊,极目烟水迷。
不得一揖别,悔懊庸可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情怀与乡愁,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厚感情。开篇“大江日东流,我坐自向西”两句,既是时间流逝和空间移动的对比,也隐喻着诗人心境的独特性。紧接着,“亦复拜新月,不为学蛾眉”表明诗人更愿意向往自然之美,而非世俗的华丽。
“恭惟月生处,下临故园池”一句,月亮如水涌入故乡池塘,触发了诗人的深情。随后,“青松一万株,牡丹三千枝”描绘出一片繁盛的景象,这些都是对家乡美好自然景色的怀念。
“床下枕北山,檐前漱南溪”则是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表达了诗人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接下来的“岁岁身不到,夜夜魂必归”表明了无论身在何处,心灵总会飞回故乡。
“魂归谅何益,梦觉心自怡”一句,通过对比现实与梦境,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虽然这只是精神上的慰藉,但也足以让心灵得到安慰。随后的“魂梦尚如许,而况真归兮”则是表达了如果连梦中的回归都如此美好,那么真正回到故乡将会是何等的喜悦。
“前日至邬子,西山出湖湄”开始转入具体的行程记叙,诗人在旅途中遇见熟悉的乡愁,激发了对家乡深厚的情感。紧接着,“如见乡人面,一笑相娱嬉”则是通过与乡人的会面,表达了一种归属感和温暖。
“旅情得暂欣,乡愁动长思”一句,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外在的快乐无法掩盖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渴望。而后,“今朝发康郎,一路能相随”则是诗人继续旅行的决心,同时也是一种对未来某种可能性的期待。
“我的船趋都昌,回首尚见之”表明了即将离开,但内心中仍旧保留着对这片土地的眷恋。最后,“偶尔转港汊,极目烟水迷”则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一种离别时的迷茫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海浩淼兮汩洪溶,流蕴蕴兮涛汹汹。
下何有兮人不闻,深溢漭兮居潜君。
彼潜君兮圣且神,思一见兮藐无因。
思不从兮空踟蹰,心回迷兮意萦纡。
思假鳞兮鲲龙,激沆浪兮奔从。
拜潜君兮索玄宝,佩元符兮轨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