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本无梦,何者蕉中鹿。
松风满石阑,任意黄梁熟。
至人本无梦,何者蕉中鹿。
松风满石阑,任意黄梁熟。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名为《卧室四咏(其四)石枕》。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与隐喻,展现了诗人对至人境界的追求和对梦境与现实关系的深刻思考。
“至人本无梦”,开篇即点明主题,至人,指的是道德修养极高的人,他们超脱于世俗,心灵纯净,因此无需经历梦境的纷扰。“何者蕉中鹿”,借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比喻那些在虚幻世界中寻找自我存在意义的人,如同在蕉叶中寻找鹿影,终究是徒劳无功的。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真实自我的深刻理解。
“松风满石阑”,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松树的风声在石栏杆间回荡,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同时,“任意黄梁熟”则借用卢仝《月蚀诗》中的典故,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黄粱一梦,象征着短暂与虚幻,与前文的至人无梦形成呼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现实与梦境之间界限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至人境界的向往、梦境与现实的辩证思考,以及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高雅的艺术品味。
忆昔父母康健时,清明携我上丘垄。
如今清明我独来,却将小儿拜先冢。
凝情东风泪满衣,江山虽是昔人非。
儿儿问我悲何事,此意他年汝自知。
宴堂深。轩楹雨,轻压暑气低沉。
花洞彩舟泛斝,坐绕清浔。
楚台风快,湘簟冷、永日披襟。
坐久觉、疏弦脆管,时换新音。越娥兰态蕙心。
逞妖艳、昵欢邀宠难禁。筵上笑歌间发,舄履交侵。
醉乡归处,须尽兴、满酌高吟。
向此免、名缰利锁,虚费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