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年春遣怀八首·其六》
《六年春遣怀八首·其六》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我随楚泽波中梗,君作咸阳泉下泥。

百事无心值寒食,身将稚女帐前啼。

(0)
注释
楚泽:楚地的湖泊沼泽,此处比喻作者所处的困境或流浪之地。
波中梗:如同水中漂浮的断枝,比喻作者漂泊无依的生活状态。
君:指已故之人。
咸阳泉下泥:咸阳,古都名,这里代指墓地;泉下泥,墓穴中的泥土,比喻死亡。
百事无心:对任何事情都失去了兴趣或心思,心情极度沮丧。
寒食:节日名,清明节前一或两天,有禁火、冷食的习俗,此指凄清的时节。
身将:伴随着。
稚女:年幼的女儿。
帐前啼:在帐篷或居所前哭泣,表现极度的悲伤。
翻译
我如浮萍随波在楚地泽国漂流,您却已化为咸阳坟下的尘泥。
面对世事心如死灰正值寒食节,我带着年幼的女儿在帐前哭泣。
鉴赏

这首诗是元稹在唐朝所作,名为《六年春遣怀八首(其六)》。现在我们来细致分析这四句话:

1. 我随楚泽波中梗 - 这句表达了诗人随着江水的流动而行,与自然和谐共处。"楚泽"指的是楚地的水泽,而"波中梗"则形象地描绘出水中的植物,如菰、荇等被波涛所裹,隐喻着诗人在世俗纷争中的无奈与随波逐流。

2. 君作咸阳泉下泥 - 这句话中的"君"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亲近的人。"咸阳"是古代都城,也常用来泛指长安一带,"泉下泥"则暗示着这位朋友可能处于低微的地位,或是被尘世的污浊所掩盖。

3. 百事无心值寒食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百态都已淡然,无欲无求。"寒食"原本是清明时节不用火煮食物的习俗,转喻指春天的食物,也象征着简单、纯净的生活态度。

4. 身将稚女帐前啼 - 这句描绘出诗人现实中的生活状态,与年幼的女子(可能是妻子或侍女)在帐幕之内,共享温馨时刻。"啼"字生动地表现了女子的笑声和亲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命运的关怀,以及自己平淡生活的满足感。在唐代文学中,此类抒情诗歌常用以寄托个人情感及社会理想。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峰顶寺

数亩畬田列小城,人间天上果分明。

金牛逸老耽幽赏,何处逢人一寄声。

(0)

赠别佥宪胡先生升宪副之浙东仍提学三首·其三

一脉桐江水,西流是浙川。

谁云富春老,不管弄潮船。

祠庙今稀矣,登临亦洒然。

经过此停棹,留咏寄南天。

(0)

春日

草堂睡起未归鸦,懒去寻芳采蕨芽。

岩静煮茶烧竹叶,涧深流水散桃花。

冰消万壑春回翠,落日千峰晚带霞。

林里旃檀香蔼遍,东风吹送到谁家。

(0)

游白云寺分韵·其二

石磴盘空山寺高,扪萝徐上不辞劳。

尘心业已降金偈,佛法从教演布毛。

祇树秋声鸣坠叶,雨花香气袭吟毫。

狂游顿觉耽清赏,醉把新题夺锦袍。

(0)

世殿下饮于厥弟襄阴殿下府中有诗为谢属余和之乃作一绝

棣萼相辉玳瑁筵,西风沉醉菊花天。

友于不尽殷勤意,更把高吟付锦笺。

(0)

挽李汉章郎中五首·其四

忧国忘家一片心,使星何事遽销沉。

遗诗子姓传清白,不羡囊中陆贾金。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