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紫菊露方浓,西舍黄粱夜自舂。
蕙帐夜空玄鹤怨,松门无锁白云封。
图书老去心犹在,朝市重来意转慵。
岂有高情齐隐逸,政缘多病巳龙钟。
东篱紫菊露方浓,西舍黄粱夜自舂。
蕙帐夜空玄鹤怨,松门无锁白云封。
图书老去心犹在,朝市重来意转慵。
岂有高情齐隐逸,政缘多病巳龙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首联“东篱紫菊露方浓,西舍黄粱夜自舂”以东篱紫菊和西舍黄粱为引子,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乡村景象,露水的浓重与夜晚的舂米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颔联“蕙帐夜空玄鹤怨,松门无锁白云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隐逸氛围。蕙帐,象征着高洁的居所;玄鹤,常被用来比喻高雅脱俗之人;松门无锁,白云封,暗示了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暗含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图书老去心犹在,朝市重来意转慵”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态度转变。图书老去,可能指书籍或知识的积累,心犹在,表明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学问和知识的热爱并未消减;朝市重来,暗示了重返世俗生活,意转慵,则体现了对忙碌世俗生活的厌倦和疏离感。
尾联“岂有高情齐隐逸,政缘多病巳龙钟”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反思。高情齐隐逸,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政缘多病巳龙钟,既是对自身身体状况的描述,也是对年华逝去、精力不复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隐逸与世俗之间复杂情感的探索与思考。
世言楚使者,乃是汉名卿。
曾欲察黄绶,但能勤列城。
江山无改故,草树几更荣。
有意息民甚,不同求羡盈。
颍川倒湾流,栏船曲转钩。
吏迎如太守,民望亚诸侯。
芳圃深通野,寒湖半抱州。
前贤多旧迹,佳咏听君留。
新雷动江雨,百鸟响溪岩。
逆水送行客,顺风催挂帆。
过山唯庙敬,团饭与乌衔。
太守虽怜旧,须妨有嫉谗。
少为轻薄误,失行落优倡。
去作小家妇,愿同贫里装。
无心歌子夜,有意学流黄。
他日东郊上,谁人见采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