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无题·其二》
《无题·其二》全文
宋 / 陈允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千树琅玕碧玉梢,秋声半夜浙江潮。

小庭寂寞无人到,谁与同吹月下箫。

(0)
注释
千树琅玕:形容树木繁茂,枝叶如琅玕宝石般翠绿。
碧玉梢:比喻树叶碧绿如玉。
秋声:秋天的声音,此处指潮水声。
浙江潮:钱塘江潮,著名的自然景观。
小庭:小庭院。
寂寞:空旷冷清。
无人到:没有人来。
谁与:和谁一起。
同吹月下箫:在月下共同吹箫。
翻译
满眼的树木像碧玉般翠绿,枝头挂满了琅玕,秋夜半时,钱塘江潮声响起。
庭院空旷冷清,没有人的踪影,又有谁能和我一起,在月光下吹奏箫声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秋夜景象。"千树琅玕碧玉梢"运用比喻,将繁茂的树木比作挂满碧玉的琅玕,生动地展现出枝头树叶的翠绿和光泽,犹如碧玉般晶莹剔透。"秋声半夜浙江潮"则通过深夜的秋风和浙江的潮水声,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自然的韵律。

"小庭寂寞无人到"进一步描绘了庭院的静谧,无人造访的空旷使得这份寂静更为明显,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最后的"谁与同吹月下箫"以设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渴望有人陪伴共享这月下的清幽时光,共同吹奏箫声,打破孤寂,深化了诗中的孤寂与期待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景色,通过环境的渲染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层次。陈允平作为宋代词人,他的作品往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这首《无题(其二)》便是如此。

作者介绍
陈允平

陈允平
朝代:宋   字:君衡   号:西麓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生辰:1215-1220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猜你喜欢

和苏养直见贻二首·其一

投闲久去大明宫,钟鼎山林兴已同。

但得眠云仍钓水,不妨抹月与批风。

颇能植杖闲为圃,尚欲临文学送穷。

烦子远来忘趼足,问言今作白头翁。

(0)

辛卯题壁

中原陷贼百城没,龙驭天旋守一江。

恢复未逾衣带水,功名惭有碧油幢。

痛无雁信来沙漠,愁觉梅风到夜窗。

朔吹搅云心慷慨,拊床未易寸心降。

(0)

题雪景二首·其二

四山吹雪洒沧浪,两两渔舟冷不妨。

自是寒鱼依密藻,江深岸迥谩鸣桹。

(0)

梦中作四首·其一

阆苑东头白玉京,五云拂拂护层城。

龙鸾高并旌幢过,知是仙班退紫清。

(0)

梁洁夫幽居林宇靓深规画幽邃不类贵第宛然山林辄得七咏以广命名之伟·其三静娱

近天尺五鬨车音,此复关门自古今。

尽却烦缘留静照,破闲应赖有清琴。

(0)

扈跸建康道中值雪二首·其二

雷动天旋从六龙,更催时雪下云空。

师行银色光中地,鸟过琼瑶草木中。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