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闲久去大明宫,钟鼎山林兴已同。
但得眠云仍钓水,不妨抹月与批风。
颇能植杖闲为圃,尚欲临文学送穷。
烦子远来忘趼足,问言今作白头翁。
投闲久去大明宫,钟鼎山林兴已同。
但得眠云仍钓水,不妨抹月与批风。
颇能植杖闲为圃,尚欲临文学送穷。
烦子远来忘趼足,问言今作白头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题目为《和苏养直见贻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远离官场后的闲适生活态度。首句“投闲久去大明宫”表明诗人已经离开朝廷,过上了隐居的生活。接下来的“钟鼎山林兴已同”暗示了他对富贵与隐逸生活的淡然,认为两者并无高下之分。
“但得眠云仍钓水,不妨抹月与批风”描绘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享受着自然的宁静,无论是云卷云舒,还是月升风起,都成为他的生活乐趣。诗人还表示自己有种植花草的闲情逸致,“颇能植杖闲为圃”,以及对学问的追求,“尚欲临文学送穷”,即使年事已高,也不忘求知。
最后两句“烦子远来忘趼足,问言今作白头翁”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来访的感激之情,尽管路途遥远,但朋友的到来让诗人感到欣慰,他自嘲说自己已经成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但仍然保持着热情和活力。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隐居生活的细节,展现了其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汉朝名臣有傅伯,谏诤由来犯颜色。
兰台下笔不自休,义阳封侯勇无敌。
石渠昨者承明直,虎符今为二千石。
邀我请赋草堂诗,草堂欲归那可得。
太行之上无高山,济水之外无清源。
闻君筑居山水际,清高正为君家言。
上有无心之云出幽谷,下有劲节之竹森寒玉。
四邻空地犹几许,容我东西一茅屋。
冠盖如云笑别时,亦知陈迹易伤悲。
归来未似钟山醉,零落多于邺下诗。
人事可怜驹过隙,秋风几许鬓成丝。
何须更听山阳笛,欲近西州涕自垂。
雪霜载涂春欲晞,江流水驻君北归。
南方遐夐久共住,可怜不及双凫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