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丛底曾抬目。澹雅梳妆娇已足。
夜来鹦鹉梦中人,春去琵琶江上曲。
双鸾碧重钗头玉。裙曳湘罗浮浅绿。
东风一醉买蛾眉,为拚明珠三万斛。
万花丛底曾抬目。澹雅梳妆娇已足。
夜来鹦鹉梦中人,春去琵琶江上曲。
双鸾碧重钗头玉。裙曳湘罗浮浅绿。
东风一醉买蛾眉,为拚明珠三万斛。
这首宋词《玉楼春·其三》是陈允平所作,描绘了一幅女子在繁花丛中出尘脱俗的画面。"万花丛底曾抬目"一句,以盛开的花朵为背景,烘托出女子的清丽。"澹雅梳妆娇已足"赞美了她朴素淡雅的妆容,足以倾城。
"夜来鹦鹉梦中人,春去琵琶江上曲"通过梦境和乐曲,暗示了女子的内心世界,既有如梦似幻的美好回忆,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双鸾碧重钗头玉"细致描绘了她的首饰,精致华美,进一步凸显其贵气。
"裙曳湘罗浮浅绿"描绘了女子轻盈的身姿和飘逸的衣裙,绿色的湘罗更显其清新脱俗。"东风一醉买蛾眉"借东风之醉意,表达了对女子美貌的珍视,甚至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最后一句"为拚明珠三万斛"则夸张地展现了主人公对女子的痴情与豪情,以明珠比喻对她的爱慕。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女子外貌、气质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位风华绝代、令人倾倒的女性形象,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艺术魅力。
玉台妆罢无人见,伤心空自悲团扇。
秋草偏生长信宫,春风只在昭阳殿。
殿里君王酒半醺,娇歌雅舞争纷纷。
三千锦帐飘香麝,十二长裙散彩云。
众中别有人如玉,新妆艳艳娇红烛。
不许寒乌带月啼,恐惊春燕衔花宿。
谁怜长夜梦难成,忽度流莺似有情。
片月高高挂天汉,千秋应照妾心明。
鸳鸯二字,是红闺佳话,然乎否否?
多少英雄儿女态,酿出祸胎冤薮。
前殿金莲,后庭玉树,风雨催残骤。
卢家何幸,一歌一曲长久!
即今湖柳如烟,湖云似梦,湖浪浓于酒。
山下藤萝飘翠带,隔水残霞舞袖。
桃叶身微,莫愁家小,翻借词人口。风流何罪?
无荣无辱无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