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送宫车出,长悲西雍门。
今来寒食节,独望灞陵园。
杳杳仙城闭,萋萋封树繁。
当时侍从客,恸哭几人存。
昔送宫车出,长悲西雍门。
今来寒食节,独望灞陵园。
杳杳仙城闭,萋萋封树繁。
当时侍从客,恸哭几人存。
这首明代徐祯卿的《长陵西望泰陵二首(其二)》描绘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昔送宫车出”回忆起昔日送别皇家仪仗的场景,而“长悲西雍门”则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哀悼和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怀念。
“今来寒食节,独望灞陵园”转至眼前,诗人独自在寒食节这天来到灞陵园,眼前的景象与记忆中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孤独感油然而生。接下来,“杳杳仙城闭,萋萋封树繁”运用了叠词和意象,描绘陵墓的寂静与荒凉,暗示了陵寝主人的长眠以及岁月的无情。
最后两句“当时侍从客,恸哭几人存”以问句收束,诗人反思那些曾经陪伴在帝王身边的臣子,如今又有多少人还健在,不禁引发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感叹。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西湖三见青春面,无人共醉山间梅。
晚逢诗老看古雅,如入周庙观山罍。
我所思兮在何许,昔望长江隔淮楚。
三月春前始识君,倚杖看花听君语。
我今欲赴同襟期,老情可得如年时。
清欢既少饮不足,枯肠欲尽诗应迟。
衣冠此地多佳客,相逢四海无南北。
天将此乐付公等,一枝方访春消息。
老夫老矣何能为,折花梦作春山归。
当年三士各清狂,下马同寻古道场。
人在诸峰朝著屐,天教我辈夜分床。
胜游已是成陈迹,晚路何堪更异乡。
闻道重来苦相忆,为君日转九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