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欲催秋晚,幽花已著寒枝。
似我江南九月,西风马上归时。
细雨欲催秋晚,幽花已著寒枝。
似我江南九月,西风马上归时。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诗人的情感共鸣。
首句“细雨欲催秋晚”,以轻柔的细雨象征着秋天的临近,暗示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幽花已著寒枝”一句,将镜头聚焦于一株在寒冷枝头绽放的花朵,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也暗喻了即使在严冬来临前,生命依然坚韧不屈地展现其美丽。此处的“幽花”与“寒枝”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
后两句“似我江南九月,西风马上归时”,诗人将眼前的景象与自己熟悉的江南九月相联系,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这里的“西风”既是自然界的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载体,它吹过,带来了思乡之情。诗人仿佛骑马归家,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这一句通过时空的转换,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相连,增强了诗歌的意境深度和情感张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微妙而深刻的联系。通过“细雨”、“幽花”、“寒枝”、“西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憧憬。
晚云开,朝雪霁,时节又灯市。
夜约遗香,南陌少年事。
笙箫一片红云,飞来海上,绣帘卷、缃桃春起。
旧游地。
素蛾城阙年年,新妆趁罗绮。
玉练冰轮,无尘涴流水。
晓霞红处啼鸦,良宵一梦,画堂正、日长人睡。
蓝云笼晓,玉树悬秋,交加金钏霞枝。
人起昭阳,禁寒粉粟生肌。
浓香最无著处,渐冷香、风露成霏。
绣茵展,怕空阶惊坠,化作萤飞。
三十六宫愁重,问谁持金锸,和月都移。
掣锁西厢,清尊素手重携。
秋来鬓华多少,任乌纱、醉压花低。
正摇落,叹淹留、客又未归。
云深山坞,烟冷江皋,人生未易相逢。
一笑灯前,钗行两两春容。
清芳夜争真态,引生香、撩乱东风。
探花手,与安排金屋,懊恼司空。
憔悴敧翘委佩,恨玉奴销瘦,飞趁轻鸿。
试问知心,尊前谁最情浓。
连呼紫云伴醉,小丁香、才吐微红。
还解语,待携归、行雨梦中。
檀栾金碧,婀娜蓬莱,游云不蘸芳洲。
露柳霜莲,十分点缀成秋。
新弯画眉未稳,似含羞、低护墙头。
愁送远,驻西台车马,共惜临流。
知道池亭多宴,掩庭花、长是惊落秦讴。
腻粉阑干,犹闻凭袖香留。
输他翠涟拍甃,瞰新妆、时浸明眸。
帘半卷,带黄花、人在小楼。
寒筲惊坠,香豆初收,银床一夜霜深。
乱泻明珠,金盘来荐清斟。
绿窗细剥檀皱,料水晶、微损春簪。
风韵处,惹手香酥润,樱口脂侵。
重省追凉前事,正风吟莎井,月碎苔阴。
颗颗相思,无情漫搅秋心。
银台翦花杯散,梦阿娇、金屋沈沈。
甚时见,露十香、钗燕坠金。
春星当户,眉月分心,罗屏绣幕围香。
歌缓□□,轻尘暗簌文梁。
秋桐泛商丝雨,恨未回、飘雪垂杨。
连宝镜,更一家姊妹,曾入昭阳。
莺燕堂深谁到,为殷勤、须放醉客疏狂。
量减离怀,孤负蘸甲清觞。
曲中倚娇佯误,算只图、一顾周郎。
花镇好,驻年华、长在琐窗。